读文网>爱好>其它兴趣爱好>种植>首乌应该怎么种植合集三篇

首乌应该怎么种植合集三篇

时间: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性喜高温高湿,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麓。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何首乌的栽培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何首乌的栽培技术

选地

何首乌喜温和潮湿气候,忌干燥和积水,喜生长在排水良好、结构疏松、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壤土,粘土栽培生长不良。选择排水良好、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土壤种植。耕翻前亩施2 000~3 000 kg的农村家庭有机粪肥和尿素20 kg、过磷酸钙10 kg、硫酸钾3 kg作基肥。深翻,使土壤和肥料完全混合。耙平筑埂,以便适时浇灌防止肥水外溢。为了充分利用田地,滨海县又试验性的在麦田或油菜田中进行套种并获得成功,在不妨碍上茬作物生长的同时可以育出较好的何首乌种苗,同样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病虫害防治

通常情况下,何首乌第一茬种植整个生长期病虫害的发生并不常见,随着种植茬口数的增加,病虫害的发生逐渐加剧。病虫害发生期如果不及时防治可导致减产或绝收。

病害的防治。滨海县何首乌种植区常见病害的发生期主要集中在6 ~ 7月份,包括立枯病、炭疽病和根腐病。

虫害的防治。虫害主要发生在7月上旬,主要虫害有绿壳虫和蚜虫。

繁殖方式

根据何首乌的生长特性和繁殖方式,一般将何首乌分为种子直播、藤茎扦插、压条繁殖、根茎繁殖等4种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种植时间在2月下旬或3月上、中旬均可。种子繁殖的播种方式通常采用开沟条播或穴播,行、株距为50 cm、37.5 cm,密度为3555株/亩,每亩种子用量为1~2 kg。播种后,上复一层薄土压实,保持土壤湿润,15~20 d苗基本出齐。

扦插繁殖。扦插繁殖一般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完成。选取生长良好、植株健壮的枝条20~25 cm作为插条,剪掉靠近剪切口的2~3片叶子以减少水分蒸发。为了确保成活率,有条件可以将剪下的何首乌藤条20~30颗为一扎捆扎好,浸入用生根粉配成的溶液中遮阴24 h,然后插入事先整理好的与种子繁殖一样的田块即可。插后应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插条生根确保成活率。20 d左右便可生根正常生长。

压条繁殖。在何首乌生长旺盛的6月份或7月份进行,选择近地面的健壮枝条进行每隔15~20 cm为一间隔段的波状压条,埋深3~5 cm为宜,10~15 d便可生根,生根后剪下定植。

根茎繁殖。是在收获时选带根茎的小块根,或大块根分切成几段,每段尽量保持带有2~3个芽眼,粘草木灰(粘草木灰的目的是:草木灰能够吸收植物伤口的水分,使伤口始终保持干燥,杜绝病菌的繁殖,同时避免空气中病菌的感染,有利于伤口的愈合)立即种植。穴栽,每穴1~2株,行、株距为50 cm、37.5 cm,每亩需用根茎20~25 kg。

追肥

何首乌整个生长期一般要进行1~2次的追肥(又名长粗肥),追肥时间和追肥量要根据苗情来定,通常在7~8月份进行,追肥量为尿素10~15 kg/亩。


看了“首乌应该怎么种植”

何首乌的栽培技术

何首乌(学名:polygoni multiflori),又名野苗、交藤、交茎、夜合、地精、桃柳藤、赤葛、九真藤等。为[1]蓼科植物,有雌雄二种(赤,白二种),性喜高温高湿,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麓。中药何首乌有生首乌与制首乌之分:生首乌功能解毒(载疟)、润肠通便、消痈;制首乌功能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

首乌又名何首乌,有赤白之分,药用为赤首乌的块根。野生首乌生长极为缓慢,宋《开宝本草》记述:“何首乌以西洛嵩山为胜。”,嵩山有很多野生何首乌,又名嵩山首乌。苦甘涩微温。肝,肾。补益精血,截疟,解毒,润肠通便。[2]

多年生缠绕草本。根细长,末端成肥大的块根,外表红褐色至暗褐色。茎基部略呈木质,中空。叶互生,具长柄,叶片狭卵形或心形,长4~8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箭形,全缘或微带波状,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均光滑无毛。托叶膜质,鞘状,褐色,抱茎,长5~7毫米。花小,直径约2毫米,多数,密聚成大形圆锥花序,小花梗具节,基部具膜质苞片;花被绿白色,花瓣状,5裂,裂片倒卵形,大小不等,外面3片的背部有翅;雄蕊8,比花被短;雌蕊1,子房三角形,花柱短,柱头3裂,头状。瘦果椭圆形,有3棱,长2~3.5毫米,黑色光亮,外包宿存花被,花被成明显的3翅,成熟时褐色。花期10月。果期11月。

何首乌的生长习性

首乌喜阳,耐半阴,喜湿,

畏涝,要求排水良好的土壤。十分耐寒。根细长,末端膨大成肉质块根,茎长3~4m,中空,多分枝,基部木质化。叶互生,卵形,膜质。花序圆锥状,大而开展,顶生或腋生。花小,白色;花被5深裂。花期8尺至9月。播种或扦插法繁殖。11月采种,翌春3月播种,约20天出苗。扦插于7-8月进行。何首乌蔓长枝多、花多。适应攀援绿化。可于墙垣、叠石之旁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