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电脑>电脑安全>防火墙知识>包过滤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怎么样(通用三篇)

包过滤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怎么样(通用三篇)

时间:

包过滤防火墙工作原理特点是什么呢?小编来为你详细介绍!下面由读文网小编给你做出详细的包过滤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及特点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包过滤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及特点介绍1

在Linux系统下,包过滤功能是内建于核心的(作为一个核心模块,或者直接内建),同时还有一些可以运用于数据包之上的技巧,不过最常用的依然是查看包头以决定包的命运。

包过滤防火墙将对每一个接收到的包做出允许或拒绝的决定。具体地讲,它针对每一个数据包的包头,按照包过滤规则进行判定,与规则相匹配的包依据路由信息继续转发,否则就丢弃。

包过滤是在IP层实现的,包过滤根据数据包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协议类型(TCP包、UDP包、ICMP包)、源端口、目的端口等包头信息及数据包传输方向等信息来判断是否允许数据包通过。

包过滤也包括与服务相关的过滤,这是指基于特定的服务进行包过滤,由于绝大多数服务的监听都驻留在特定TCP/UDP端口,因此,为阻断所有进入特定服务的链接,防火墙只需将所有包含特定TCP/UDP目的端口的包丢弃即可。

看了“ 包过滤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怎么样”文章的还看了:

包过滤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及特点介绍2

包过滤防火墙是最简单的一种防火墙,它在网络层截获网络数据包,根据防火墙的规则表,来检测攻击行为。包过滤防火墙一般作用在网络层(IP层)

故也称网络层防火墙(Network Lev Firewall)或IP过滤器(IP filters)。数据包过滤(Packet Filtering)是指在网络层对数据包进行分析、选择。

通过检查数据流中每一个数据包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协议类型等因素或它们的组合来确定是否允许该数据包通过。在网络层提供较低级别的安全防护和控制

包过滤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及特点介绍3

数据包过滤是通过对数据包的IP头和TCP头或UDP头的检查来实现的,主要信息有:

IP源地址

IP目标地址

协议(TCP包、UDP包和ICMP包)

TCP或UDP包的源端口

TCP或UDP包的目标端口

ICMP消息类型

TCP包头中的ACK位

数据包到达的端口

数据包出去的端口

在TCP/IP中,存在着一些标准的服务端口号,例如,HTTP的端口号为80。通过屏蔽特定的端口可以禁止特定的服务。

包过滤系统可以阻塞内部主机和外部主机或另外一个网络之间的连接,例如,可以阻塞一些被视为是有敌意的或不可信的主机或网络连接到内部网络中。

数据包过滤一般使用过滤路由器来实现,这种路由器与普通的路由器有所不同。

普通的路由器只检查数据包的目标地址,并选择一个达到目的地址的最佳路径。它处理数据包是以目标地址为基础的,存在着两种可能性:

若路由器可以找到一个路径到达目标地址则发送出去;若路由器不知道如何发送数据包则通知数据包的发送者“数据包不可达”。

过滤路由器会更加仔细地检查数据包,除了决定是否有到达目标地址的路径外,还要决定是否应该发送数据包。

“应该与否”是由路由器的过滤策略决定并强行执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