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论文>管理论文>采购管理论文精选

采购管理论文精选

时间:

作为决定产品生产成本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原辅材料的采购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采购管理也是降低生产成本最直接的、有效的途径之一。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采购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采购管理论文范文一:矿山建设公司采购资产管理论文

一、矿山建设公司物资采购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部分矿山建设公司的整体信息化水平不高,矿山建设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对物资和资产的管理有很大的意义。物资的采购、消耗要是有准确的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采购可以更加有针对性,避免重复购买,物资供应也可以及时结合消耗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排班供应。有些矿山建设公司采用了手工收集信息的方式,自然造成了数据的不准确,收集也不及时,影响了数据的提供。同时,矿山建设公司聘任的员工较少,原有的员工素质不高,现代化管理理念不深入,影响了公司的科学管理。很多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缺乏沟通,协作不多,影响了工作效率。

二、矿山建设公司加强物资采购管理,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的措施

(一)树立科学的采购目标,选择合适的采购模式

矿山建设公司的采购目标应当是既要保证物资供应的充足、及时,又要保证物资采购占用的沉淀资金减少,既要保证采购的价格相对低价,又要保证采购的商品质量好。矿山建设公司要根据物资需求总计划和物资采购的成本计划,做好搜集和市场调查工作。通过技术部提供的图纸结合实践经验,矿山建设公司要确定大宗物资、设备等资产的需求量,确定具体的使用时间,采购部门根据这些需求数据制定其采购计划,明确采购对象,提前做好采购的分批计划,确定采购成本可控。对于低值易耗品和采购量小的物资,可以让项目部在当地零星采购,避免运输难度,不过采购人员要对当地有调查并引入竞争机制进行采购。对于金额大或者采购量大的产品,采购时要选取直接采购的方式,直接面对厂商,集中进行采购,采用招标的方式,选择合适的供货商进行签约,并使采购制度化。

(二)加强采购的过程管理,做好费用和质量的管理

采购过程要做好对合同的管理、质量和费用的管理、进度的管理等。在采购合同的管理中,公司的法律部要对条款进行逐条推敲,明确质量、价格、服务内容、付款方式的要求,减少法律风险,严格按照合同执行好采购的过程。在合同中也要明确供货的时间和延误的惩罚措施,同时结合项目的进展及时做好物资的进度管理。另外,实验室和质检部等对物资的质量检测要详细,及时对物资和资产进行抽查,对于质量不合格的产品要求供货商进行更换,对该供货商的资质也要进一步考虑。在费用的控制上,相关部门要进行协商,制定可行性的方案,对可替代物资进行研讨,优化付款的方式,对质量不好的产品必须要求供货商提供免费的维修和更换,降低费用。

(三)加强对采购的审计,对责任进行追究

物资采购一般金额较大,也是资金投入的大头,如果没有做好审计工作,将严重影响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审计部门要对工程部和采购部提供的物资需求和采购计划进行审计,避免数量不合理或者价格不合理。在对价格的审计上,公司应当结合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对收到的价格报价单,收集市场行情的数据,对采购价格的合理性进行审计。审计部门要督导公司建立起合同管理制度,合同必须经过审计才可以审批,对结算时的发票和材料的收据、仓管的单据进行审计,保证单据经过严格审核后才可以由财务部进行入账。

三、矿山建设公司加强资产管理,降低物资消耗成本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全员成本效益核算的考核机制,提升队伍素质

矿山建设公司应当将各项经济指标进行量化,将员工工作的效果同经济利益挂钩起来,促进员工积极做好物资的管理,以管理和质量带动效益。矿山建设公司必须做好内部的宣传工作,让员工认识到物资管理对其工作和工资的意义,以全员相互监督的效果,带动公司对物资的管理。在对队伍的建设上,矿山建设公司要解决员工队伍年龄老化且素质不高的问题,聘请一些专业的学生充实队伍,挑选一些文化素质较高且管理能力强的年轻员工入校在职培训,加强队伍内部的岗位培训,将生产技术、现代化管理方法推行到全员队伍中,让员工掌握必要的矿山建设知识,搞好物资的管理。

(二)强化定额消耗的管理,加强库存的管理

工程技术部门要结合项目所在的地区、地理环境、经济水平做好定额消耗的制定,避免定额消耗额的制定缺乏实际意义,对定额消耗的管理要与项目组的季度考核、年度考核结合起来,采购部门则可以采用定额资金管理的方式,使用月月考核的方式。公司对库存的管理要保证库存的合理性,避免停工待料也避免资金占用过多,物资供应中心应当根据项目进度对各个品种进行层层分解,确定每个品种的最高、最低的库存量。公司对库存的管理可以采用ABC管理方法,这种分类的管理方法是将库存的物资按照要求分成ABC三类,根据不同的物资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利用好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现场的施工管理中,物资抵达施工现场时候,现场人员要做好材料的验收工作,不合格的物料则不予入库,严格把好材料进场关。

(三)加强施工建设现场的管理,减少浪费

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物资人员要对施工的用料进行严格把关,施工队伍要严格按照项目工程技术部门开列的材料预算数量清单领用材料,现场物资管理人员要根据清单实行限额的发料,领料的时候也要明确领用的工程名称和使用队伍。公司总部的人员也要深入施工的一级现场对物资进行查看监管,对现场随意使用资产的现象进行管理。公司必须要求项目组与总部签订经济责任条款,对物资的消耗实行管控,每个月对项目组的物资也进行定期盘点,对于一些用料超过预算总量的情况,总部必须要求项目经理结合工程进度进行说明,如有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由于项目周期较长且不同项目之间的可借鉴意义较大,工程施工过程中,公司应当鼓励项目组对工程方案进行优化,引入新的工艺,减少物资的成本耗费,对现场的物资管理也要做好防火、防潮、防雷和防盗的工作,定期对物资进行保养,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四)开发适合矿山建设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做好成本核算

在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公司要对材料市场进行研究,建立起自己的价格信息系统,建立起完善的价格信息系统,随时掌握各类物资采购的价格信息,对物资采购和储备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要保证信息的共享和及时反馈,提升账务的处理速度和管理效率,提升内部的控制反馈能力。公司为了做好物资成本的控制,必须先完善其会计基础和核算,提升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施工现场应当建立起成本分析台账,及时发现施工建设过程中消耗存在的问题,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即将超计划使用的物资进行重点监控,降低施工中不必要的消耗。

采购管理论文范文二:浅析高职采购管理课程改革

一、《采购管理》课程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教学单一,实践项目内容少

《采购管理》理论性较强与实际采购有所偏差,而且每个企业采购不一致。现在《采购管理》教材、以及实训项目软件等与现代企业的采购真实情况,与企业的采购要求都有一定的差距。从课题教学上来说,不少《采购管理》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主要在教室里把书上理论灌输给学生。教学中要么没安排采购实训,要么简单安排几节实训。即使安排的这些实训课程,要么就是在课堂的案例讨论,要么就是让学生到一些企业进行采购调研的方式进行。但对于一些企业尤其是生产企业采购工作由于涉及商业机密,所以它们大部分都不会接受调查或学生的采购实习。因此,对于《采购管理》开设的实训,要么纸上谈兵,要么用计算机模拟操作。这样的实训对于高职学生来讲,就难形成一些采购实践感受,也无法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标。另外《采购管理》的课程教学上目前还没有好的经验和模式可供参考,也没有系统和成熟的采购案例使用在采购实训教学中。以至目前大部分《采购管理》的教学多采取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在理论和实践上、情景教学上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1.2高质量教材缺乏、教师经验有限

现在各种高职《采购管理》的教材不少,但真正高质量能满足高职教育的教材并不多。这些教材有的在教学内容、章节安排上出入较大,有的又是相互抄袭。但这些教材多数不能体现高职教育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大多偏重于理论知识,而真正能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偏少。另外《采购管理》课程要求相关任课教师具有较丰富的采购实践经验和采购知识,而现在的任课教师从采购实践中来的少,另外这些老师也去企业采购岗位培训实践的机会,使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从而在课程教学中只能理论为主。

1.3考核方式不科学、不能全面考核学生能力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考核方式主要以传统试卷的考核方式,学生靠记忆课本知识来获取好的考核成绩。但这种方式考核较单一,不能全面考核学生的能力以及知识运用等方面。

二、以能力为本的高职《采购管理》课程改革探析

2.1基于锻炼学生能力的课堂教学多样性

不管怎么样课堂教学仍是高职教育的主课堂,怎么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能力是以能力为本采购课程改革的主要部分。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学生是主体参与者,老师是课程引导和组织者。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独立思考,锻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上可以采取如下一些教学方式:①分组合作:把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让他们以组为单位进行一些学习讨论、实践实训、采购谈判等教学活动。一方面调动学生在采购学习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另外又增加小组学生中合作精神,激发他们创新、竞争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②项目式教学。在每章或每个教学项目上,根据教学和采购实践设置一些相关的实践项目,让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每个学习实训项目,通过项目化教学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较好融合在一起,也让学生锻炼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启发式讨论。在上课知识讲解前,通过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有意识的参与这些问题讨论,在讨论基础上,让学生发言,老师总结,引出相关知识点和内容。在讨论中既锻炼了学生思考能力又加深了相关理论知识的认知和理解。④增加实践案例。在采购教学中,怎么把理论和实践融合起来,除了实践教学外,增加课堂实践案例分析也不错。可以通过实践案例的查阅、分析、讨论等,就案例中采购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判断分析和决策,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⑤课堂模拟。在课堂上可以组织一些情境模拟和过程模拟,如采购谈判模拟、招投标采购模拟等,通过模拟使学生有角色和情境体验,锻炼在适时实地情况下怎么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锻炼了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随机应变、团结协作的能力。

2.2增加实训内容和提高教师实践经验

在采购课程教学中,可在部分内容学习完成后,设计一些和实践相关的实训项目。可以在课堂完成、也可以课后完成,课堂老师再指点讲解。通过这些实训项目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针对教师实践经验缺乏问题,一方面,对现有教师采购管理实践能力加强培养。如可以要求教师在假期参加采购实践,或者有计划地派相关教师到企业采购部门锻炼一定时间,来增加丰富教师采购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从企业采购管理部门选聘那些既有丰富工作经验又有教学能力的采购人员担任课程兼职教师,让他们与学生进行互动讲座,使学生能从他们那了解一些采购经验。

2.3构建考核学生全面能力为标准的考核方法

因为以前以试卷分为主的考核方式较单一,因此需构建考核学生全面能力为标准的考核方法。对于《采购管理》课程的考核,除了考核学生对采购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外,另外也要考核学生把理论运用在实践上,学生本身能力提升怎么样。所以,在考核方式上,总评成绩应该包括三部分,一是期末试卷成绩,可占50%左右;二是实训项目成绩,可占30%左右;三是平时表现成绩,可占20%左右。在期末试卷中的考核内容应该增加一些灵活的分析题和案例题。平时表现成绩可以包括课堂发言分析、分析报告作业、情境训练的表现等。这样除了考查学生的一些理论掌握情况外,更注重了学生全面综合能力的考核,锻炼和激发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采购实践中。

三、结语

基于能力导向的《采购管理》课程改革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改革,让学生成为课程教学的主体,如何在课堂内外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体验采购流程、思考采购策略、掌握采购技巧,充分锻炼和提高学生采购等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课程改革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