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论文>学科论文>计算机论文>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论文精选

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论文精选

时间: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提高给网络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网络的安全问题成了信息社会安全问题的热点之一。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论文范文一:互联网安全与计算机病毒预防研究

摘要:伴随我国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还有全球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相互间的邮件的传输和文件快递方面更加的方便,人们在互联网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相应的,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病毒也得到了发展。在互联网的环境中,计算机病毒进行传播的主要方式就是指数模式,其传播速度也非常快。如果计算机病毒入侵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因其具有较大的破坏力,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导致整个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瘫痪。本文重点研究了计算机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

一般情况下,计算机安全包含了软件和硬件的安全,同时还包含了计算机数据资料安全以及计算机运行的安全,因此,计算机的安全对于相关数据的储存管理与安全防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为计算机病毒的威胁,也对计算机系统安全具有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相关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以及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进行不断的研究。

1计算机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病毒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病毒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自然灾害

目前大多数计算机信息系统比较容易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湿度、温度、冲击、振动等诸多因素。而不少计算机房常忽视防震、防火、防电磁泄漏等方面的工作,接地系统也考虑的不够周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1.2软件漏洞

黑客对计算机发动攻击往往把网络软件的漏洞当成最好的利用条件,此外,还有软件“后门”的问题,这些“后门”都是软件设计编程人员为了自己方便才进行设置的,通常情况下。外人难以得知,而一旦“后门”洞开,其后果和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1.3黑客的攻击和威胁

在当前的计算机网络上,黑客攻击事件频频发生,愈演愈烈,已成为具有一定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各种各样的攻击者活动的舞台。之所以会出现黑客,大多情况下,并非黑客本身有随意入侵的本事,往往只是因为他们善于发现并利用漏洞。信息网络具有缺陷和不完善性,这正好成了黑客或病毒进行攻击的绝佳途径,信息网络的脆弱,引起了不少信息社会的脆弱和安全问题,对人们和社会构成了极大威胁。

1.4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通常是一种由人为编制、对计算机性能和数据进行破坏且能够自我复制的程序代码,它感染速度快、破坏性强,且传播形式复杂,很难彻底清除,可以轻易对硬盘、光驱、主板等造成破坏,是当今网络安全的头号强敌,一旦病毒在网路上扩散,会引起网络的瘫痪,使之不能正常运行。所以,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尤其重要。

2计算机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2.1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是指根据一定的算法,将原有的明文或数据进行定的加密转换,对所进行的存储和传输工作进行加密,只有相关的信息使用者进行解密之后才能对相关数据进行使用,这同时也是数据保密性得以实现的有效保证。通常来说,加密算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称加密算法,另一种是非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主要是指进行解密的钥匙都是一样的,而非对称加密算法所受用的钥匙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非对称加密的方法运用更为广泛。

2.2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运用广泛,主要用于网络访问控制、阻止外部人员非法进入,能够有效地对内网资源进行保护。防火墙对数据包中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以及源端口和目标端口等信息进行检测,再与提前设置的访问控制规则进行匹配,若成功,就允许数据包通过;若不成功,就丢弃数据包。状态检测防火墙是当下市场上最常见的。防火墙一般只能防止外部,对内部网络起不了作用。

2.3物理隔离网闸

物理隔离网闸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信息的安全性进行保护,其工作原理就是运用多种的控制功能进行固态开关的控制,从而保证对相对独立的主机系统进行一定的读写分析。而进行连接的主系统问,并没有相关的物理连接和逻辑连接,同时也不存在对信息包转发的依据,所以,从物理方面来说,物理隔离网可以有效的对黑客进行预防。

2.4防病毒技术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通常就是:繁殖性强、攻击隐蔽性强、潜伏时间长、传播方式多样、破坏能力大,其注入技术可分为无线电方式、后门攻击式、固化式方式以及数据控制连接方式等。几乎所有的计算机病毒都是人造的,这也导致计算机病毒对其系统自身和信息储存等危害非常大。网络病毒技术一般有三种,一是病毒预防技术,利用固有的常驻系统内存,优先获得系统控制权,判定病毒是否存在,做好病毒扩散的预防工作;二是病毒检测技术,对文件自身特征和病毒特征对计算机进行侦测,判断系统是否感染病毒;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现阶段信息网络安全以及网络病毒问题越来越严重,相应的,数据保密也发展到了更重要的阶段,数据保密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研究的重点内容。当前情况下,我国的网络安全技术所运用的主要技术有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技术以及网络病毒技术等,相应的,网络安全不仅需要技术的提升,同时还需要加强社会法律法规,并对数据信息的安全防范意识进行加强,大力的进行宣传教育,尽可能的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论文范文二:计算机安全与病毒预防方法探讨

【摘要】计算机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计算机又受到了具有更高技术性的计算机犯罪手段———黑客的入侵。目前计算机安全面临较多的威胁,计算机病毒被公认为是威胁计算机安全的主要敌人。自我过1989年首次爆发了微型计算机系统中发现扩散性和感染性较强的小球病毒之后,各种病毒已相继出现并且呈现出迅速蔓延的状态。这一系列现象催生了我国计算机安全网络发展时期,重视对于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诊治,保证我国计算机安全。本文针对计算机病毒预防方法展开探讨,提出以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安全;病毒预防;方法探讨

1.计算机病毒的巨大危害和技术背景

1.1计算机病毒的巨大危害

要论及计算机病毒,首先要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巨大危害性。计算机病毒是设置在计算机系统数据资源中的程序段,该程序段因为对该数据资源的启用而繁殖,并且能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因为对该数据资源的共享,使得计算机通过网络途径加速小球病毒的爆发。通过数据的交换与传递,从而导致参加过网络信息交流的计算机群体,大范围和大深度的感染上计算机病毒。一般来讲,我们把采用非法途径入侵用户电脑的行为叫做黑客行为,把使用技术手段危害他人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个人或群体叫做黑客。

1.2计算机病毒的技术背景

黑客入侵用户电脑具有人为性和目的性。黑客在实施信息化违反犯罪活动时,通过蓄意设置在数据资源中的各项隐藏数据,把计算机病毒,与人们在无意中造成的程序出错区分开来,通过设置各种故障,让客户的电脑遭受到各种系统攻击。黑客在针对用户计算机系统漏洞进行犯罪活动时,攻击的不仅仅是某一个具体的,个人软件操作系统,黑客在传播病毒的时候,一般重视的是病毒传播的数量和种类,往往针对的是某一种类型的系统。只要这种类型的系统可以受到此种病毒的感染,便会受到该种计算机病毒的反复攻击。当今最流行的电脑病毒还会对兼容系统产生感染效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要是共享具有该种病毒的程序,其中的数据资源就会进行病毒式的分裂、繁殖和扩散,只要接收到含有此类病毒的文件,均会被严重感染。

2.计算机病毒的技术检测和预防

2.1计算机病毒的智能诊断

计算机病毒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只要一种类型的病毒被制造出来,将会在大范围的互联网系统中广泛传播。当今计算机系统存在着较多的漏洞,在设计方面难免会有瑕疵。从目前计算机受到病毒感染,被黑客攫取个人财务的情况来看,我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尚且属于容易感染的类型。目前的计算机病毒差不多都发生与个人PC微型计算机系统中和计算机网络领域。发生在微型个人PC计算机中的病毒具有较强的“进攻性”,可以轻松的破解电脑用户的银行账号、支付宝密码、QQ账号密码等等。他们以攻击操作系统中的各项软件为目标,从而达到破坏公司内部的防护系统的目的。发生在网络系统中注入DECC-VAXⅡ等小型机上的电脑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攻击性”,这些黑客利用电脑内部安全检测软件的薄弱环节,通过植入乱码等错误信息,导致计算机系统超载而运行瘫痪。

2.2强化计算机病毒的预防系统建设

使用个人计算机DEBUG或者市场上常见的奇虎360电脑卫士、QQ电脑安全管家、金山毒霸等等,都能够很好地对一般病毒进行预防和扫除工作。个人电脑用户在日常的病毒检测和防止的过程中,一定要定期对停留在电脑系统盘内存在的各种已装软件和操作数据进行实施扫描和技术更新。对于某些并未感染病毒的系统,也要提高预防的警惕,小间隔时间地对其进行系统升级,切记不可间隔太久时间才展开漏洞修补和补丁安装操作。个人用户PC机MS-DOS操作系统的数据结构大致分为五个区。系统参数区(Systemparameterarea)为整个计算机内部系统提供运行支持,中断向量表(interruptvectortable)是通过建立数据交换通道,提高硬盘运行速度,还有文件控制块(FilecontrolBlock)保证文件妥善分区和高效储存,以及起动前操纵台(PrestartPanel),维护计算机系统的启动稳定和运行通常,第五类是BPB(BIOSPArameterBlock)磁盘参数块,保证各项数据储存安全。磁盘信息主要有计算机信息引导记录,项目分区表以及操作更目录等。在针对电脑病毒查杀的过程中,通过检查和有效比较,确定这些数据部分是否正确,并且及时将遭受破坏的数据部分恢复过来,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

2.3加强大众型计算机常识教育

为了更好的维护计算机安全,必须要向广大的人民群众普及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方法。从社会宣传和预防的角度来说,首先要制定强有力的计算机内部系统的法律法规,加强大众计算机常识性教育,切实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推行网络文明和信息安全,使人们不再因为个人私欲或者纯属娱乐而编造大量病毒。从计算机系统的管理方面来看,必须要加强个人PC计算机的使用规范教育。在展开日常网络操作的时候,尽量使用固定盘启动系统来唤醒计算机。对于外来盘,在读取各类信息和资料时,一定要经过严格检查,确定无毒无害之后,才能够接入到个人PC计算机上。内部系统盘尽量不要随意外借,如果确实需要进行内盘转借时,一定要对其进行灭毒处理。

3.结束语

网络计算机黑客,主要是通过编造各种计算机病毒,进行针对性较强的破坏活动。如同医院治疗病人一样,计算机病毒也需要“早发现和早治疗”,及时发现病毒是抑制计算机病毒的有效措施之一。计算机病毒的应对方法,在早期来说,采用先进的检测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一些个人PC微型机来说,使用人工检测进行计算机系统的扫描和除害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马宗亚,张会彦,安二红等.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分析研究[J].煤炭技术,2013,32(5):176-178.

[2]饶厚洋.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方式刍议[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3):3-3.

[3]孟宏涛.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防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6):227-228.

[4]孔向军.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分析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0):180-181.

[5]郑龙.论计算机安全的合理有效性预防[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2):95-95.


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论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