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论文>学科论文>计算机论文>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时间:

随着计算机事业的发展,计算机应用的课程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范文一:计算机应用专业校企合作联想专班创建

摘要: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职校与联想集团共同探索和推进“校企融合、教产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联想专班”建设,建立IT人才培养标准与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探索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及职教改革路径。

关键词:现代职教模式;校企合作化;联想专班

1实施背景

哈尔滨市现代应用技术中等职业学校在改革学生培养模式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如何建立?如何使学生成为掌握最新知识技能的人?如何让学生成为企业欢迎的人?为此,只有积极主动引进“外脑”才能找到正确答案。在2015年年初,学校引入的联想集团校企合作项目正式实施,联想集团是IT行业的世界第一,并一直致力于“产业报国”。该集团从2003年起就开始涉及教育领域,不断与全国各职业院校共同打造适合于中国的职业教育模式。2014年年底,学校与中国联想集团教育与培训事业部就全方位战略合作签约,启动联想校企“一体化”项目,从创新型IT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企业讲师、企业工程师)培养模式创新、企业管理实践进校园、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目的:一方面大力发展我校职业教育,增强学生技术能力、实战能力,真正做到“学校、企业、师生、资源一体化”;另一方面,计划到2018年,必须建成具有示范、带动和辐射东北三省作用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和职业教育项目。2015年3月,哈尔滨市现代应用技术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首届联想专班”顺利组建完成,并正式开课,这标志着东北三省第一家联想一体化项目已经顺利“扬帆起航”!

2主要目标:引入企业标准培养技能人才

(1)达成职业教育核心的培养目标。以学生的就业为优先目标,教会学生生存本领和感恩的心态,教会他们获取幸福生活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专业技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升学前景,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责任、团队、诚信和积极的心态”。

(2)引入企业的人才培养标准。以行业标准的联想IT服务人才培养能力模型和认证体系为标准(LCSE,联想认证服务工程师),培养符合IT服务行业最新需求的学生和教师。

(3)培养社会需要型学员。联想与学校共同选拔优秀的学生参加LCSE专班和联想讲师培训班。联想安排企业认证讲师到学校在两个学期内为80名学生授课及为教师培训。安排联想高级工程师在实训中心指导实训,并安排优秀学员与我校教师在服务中心进行岗位实践,目标是将第一批8名学校教师培养为联想认证的“双师型”讲师。

3校企“一体化”项目建设管理措施

(1)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哈尔滨市现代应用技术中等职业学校与联想集团在项目起动前经过五次研讨和大量的数据调研工作,从企业和职业学校共优选10名成员,组成了联想校园“一体化”项目建设小组,对整个项目建设的推进做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2)明确项目目标。精确的日程安排与工作目标细化,每项动作都会有明确和具体的交付物。大量一手素材可为项目本身质量负责,并可用于“复盘”工作。

(3)明确具体的人员分工。做到权责明确、职能清晰。校方负责协调相关资源。联想负责项目实施。做到项目小组内“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人员分工模式。

(4)多建立种沟通机制。建立校企双周例会制度,并制定了相关汇报模板,做到例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汇报结果明确、精确。另外,在沟通方式上,增加了QQ群、微信等方式,大大提高了项目的沟通效率,减少了时效沟通成本。

(5)明确保障措施。①成立项目建设工作小组,由联想企业4人、学校2人组成。②校企例会对项目的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工作进程、具体问题定期布置和检查。③建立网络汇报制度,对项目中涉及到各部门的问题及时通过QQ、微信汇报,小问题当天解决,大问题在一周内必须解决。④经费保障,本项目拟投入资金594万元,其中联想集团投入385万,学校投入209万元。由项目小组在校方监控下,对经费进行管理和使用。

4联想专班课程安排及学生管理模式

(1)联想专班学生课程安排。具体操作为三个阶段的课程:①职业素养课(2个月):通过职业素养课,使学生感性地认知本专业的相关情况,增强专业认同感,规划职业生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通过每天的晨会,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②专业技术课(2个月):学生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掌握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职业意识和技术操作熟练程度,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进入课堂开展校内实训,并严格按照企业的工作制度进行工作和学习,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提前了解企业和社会,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零距离”上岗打下良好的基础。③实施“顶岗实习”(2个月):通过到联想集团顶岗实习强化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提升职业能力。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完成中等职业教育与企业上岗培训的最终叠合,实现“毕业即就业、上岗即能用”的教学目的。学校与联想集团共同管理联想专班,共同培育学生。采用“项目制”,分组学习,各小组之间又有竞争,又有合作,在课堂上就能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将联想专班的建设和管理划分为“筹备、启动、磨合、规范、发展”五个阶段。

(2)筹备阶段(培训开始前4周)。本阶段工作目标是为保证教学做充分完善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教师人员准备及物资准备。联想专班班主任选拔标准:①工作态度积极主动,有爱心,责任心强。②认同联想企业文化与教育理念。③工作经验,有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骨干教师、优秀教师者优先。④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注重自我学习,善于总结与应用。环境设置标准:教室面积及桌椅摆放根据参加培训的人数,分为四到五组,每组人数6~8人为佳。教室配备投影仪、幕布、无线麦克风等电子设备。

(3)启动阶段(专班成立2周内)。本阶段目标是初建积极正向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快速适应新的集体与教学环境。阶段工作内容包括:①开展拓展活动(1周左右);②第一次班会(破冰分组);③在班会中通过组织游戏、活动等让陌生的学员迅速熟悉,让学员间迅速建立连接,游戏帮助人们放松,乐于交往,建立学习型团队,即“半军事化管理+半公司化管理”的学习型团队;④讲师1对1沟通,深入了解学员状况,进行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对学生的兴趣的了解,对学生态度的初步分类:积极、一般、不积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⑤树立正面氛围,通过记名字、搭对子、日表扬、今日之星评选等方法树立正面氛围;⑥营造学习氛围;⑦组织启动阶段的团队活动(桃花朵朵开、萝卜蹲、大风吹、叠报纸等)。

(4)磨合阶段(专班成立4周内)。本阶段目标是使学生们喜欢班级、有集体荣誉感、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与任务安排、懂得关心关怀老师与同学,本阶段主要工作内容:①坚持双周总结例会与下阶段安排,双周总结的内容包括小组成绩汇总、小组发奖、星星大使评选(选前三名)、阶段考试成绩分析、评比最佳搭档(每组一对)、最佳学习周志评选。②启动阿拉丁神灯活动。③开展大型团队活动(与讲师配合),变形虫寻宝(至少做三遍,每人换不同角色)、负责任的传递、挑战60秒。④礼仪活动训练,校门迎宾、食堂迎宾、见老师同学主动打招呼。

(5)规范阶段(专班成立五周内)。本阶段目标是使专班学生有大局观、正确对待竞争与协作;班主任可初步授权、班委能够主动分担工作,学生初步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不迟到、上课不看手机)、提升学生的自信与表达能力。阶段工作内容:①上一阶段总结班会;②团队活动,爱的传递、盲人方阵、挑战60秒———详细方法见附件;③创造精心时刻(为同学过生日、给妈妈突然打电话);④启动我爱我家活动(教室与宿舍);⑤才艺展示晚会;⑥演讲训练与比赛。

(6)发展阶段(专班成立5周后)。本阶段目标是让专班学生学会思考、反思自我,初步建立自我认知;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包含有责任感、有大局观、有主人翁意识、有抗压耐挫能力、沟通能力较好;建立公民意识。阶段工作内容:①组织一次感恩活动(让学生们自己表达,给父母写封信);②社会实践活动(为全校师生清洁、调试电脑);③做义工;④20km的定向越野;⑤组织一次技能大赛;⑥组织学生参加一次非本校内比赛;⑦毕业典礼(邀请家长参加)。

5主要成果与成效

(1)培养80名联想LCSE认证工程师。学校与联想集团共同设计学员培训方案,更新了教师教学理念,创新教师授课方式,同时安排学生到联想服务站顶岗实践,使学员完全成为社会需要型人才。更重要的是,学员通过联想专班的课程,学会了“感恩”和“作人”,这才是我们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2)实现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联想专班采用“教练式”教育模式,学生就开始向真正的职场人迈进,他们不迟到,穿正装,佩戴工牌,开企业的晨会,做企业实训。通过一系列实训活动铸造了自信、乐观的职业心态。联想实训中心完全模拟营造了企业环境,学生轮流扮演服务场景中的各类角色,并按照企业内同岗位的职业要求考核学员实训成绩,真正实现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3)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引领和示范。本项目是联想集团第一次与中职学校开展的大型校企合作项目,我校作为东北三省首个合作的中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对周边省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力,在教育改革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范文二:计算机应用基础机试问题分析

【摘要】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中采取机试的形式,具有改卷效率高、改卷过程公平、防止舞弊等优点,已为很多高校所采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在硬件、软件方面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不加以注意,其优点也会转化为缺点,影响到大家使用的积极性。本文总结了我们在使用考试系统中遇到的问题及积累的经验教训,希望对大家今后的工作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机试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计算机入门级课程,教学目的主要是促进大学一年级学生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历史、现在以及未来,帮助他们初步掌握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经常使用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尤其是办公软件)等。该课程的考试形式,从最初的试卷考试,到现在的机试,经过不断变革,变化很大。然而我们在采用机试的过程中,从不熟悉到熟悉,走过弯路,有过教训,也积累了经验,我们在此把这些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列出我们遇见的问题,并给出了采用的对策,期望能帮助后续采用机试的兄弟院校。

二、问题及对策

机试中遇到的问题,总体上分为硬件的问题和软件的问题,我们分别进行介绍,并给出对应策略。

(一)硬件的问题及对策

考试系统软件运行在计算机硬件之上,硬件是基础,如果硬件中存在问题,势必影响到考试的顺利进行。首先需要考虑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和并发能力,该指标决定了同时能支持多少学生进行考试,即需要考虑当有一个学生、十个学生、一百个学生、五百个学生、一千个学生同时考试时,其计算速度是否能够应付得了?其次要考虑计算机的存储能力,即硬盘能够存储多少份试卷。再者要考虑计算机的稳定性和突发事件对考试系统的影响,即要求计算机的稳定性要非常高,不能在考试期间发生死机现象,同时要考虑到停电对服务器的影响。对于硬件的性能问题,通常考试系统的开发者会在多次测试的基础上给出该系统需要的硬件参数。采用考试系统的单位只需要派技术人员按照这些参数去正规厂家采购,一般不会发生问题。

(二)软件的问题及对策

通常考试系统软件包括命题子系统、考生管理子系统、考试子系统、组卷子系统、改卷子系统等,在使用这些子系统时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带来不小的问题。

1、命题子系统的问题及对策

命题子系统中最难也是最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是知识点难度的区分,通常会把知识点分为简单、中等、困难等三类,在每一类中问题的难度应该相似,这样,不同的学生抽到的题目虽然不同,但难易程度相似,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考试的公平。问题在于,如果命题教师有多个,可能各个老师对知识点的难易程度理解不同,这样就容易出现同一个类别中出现难度不同的题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由于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方法,我们采取的是把不同的知识点分给不同的老师,对某个知识点,只有一个老师负责,让该老师来把握这个知识点的分类情况,如果该老师认真负责,以一个标准来命题,那么同一类里面的难度应该就最大限度的保持相似了。

2、考生管理子系统的问题及对策

在该系统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考生的姓名问题,对于汉族学生来说,姓名一般不会太长,以三字姓名居多,也有个别复姓的,但通常不会超过20个字符,但是对于新疆少数民族的学生,其名字不仅长,其中还有其他字符,比如‘•’,如表2所示。表2中列出了两个维族学生的学号和姓名,跟汉族的有很大不同。在模拟考试时,刚开始时,让这两个学生按照表1的内容输入,其中一个学生在键盘输入法中竟然不能自主地找到‘•’,耽误了不少时间。所以在录入学生姓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长名字学生的姓名,我们采取的措施是用学生的学号替代名字,由于学号是唯一的,因此可以用以区分学生。

3、考试子系统的问题及对策

在考试过程中,最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是学生对考试软件不太熟悉,因为通常情况下,一个学校部署一套考试系统,学生只有在选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时才会用到,而平时忙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并不会过多的练习考试子系统的用法,所以会略显生疏。我们采取的对策是,在最后一次上机课,让学生专心练习使用考试子系统,同时在安排监考时,让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去监考,能在学生遇到软件问题时给予操作方面的帮助。

4、组卷子系统的问题及对策

在组卷时,组卷老师不仅要熟悉考试大纲,也要熟悉试题库中题目的分布情况,尽量选取试题多的知识点命题,这样可以使得相邻座位学生抽取到的题目尽可能的不同。也能有效地减少作弊的发生。5、改卷子系统的问题及对策我们之所以采用当前使用的考试系统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试平台,是因为该平台具有一个吸引人的特点,能够对操作类题目自动判分,比如word、excel、ppt,自动判分有下面的优点:*自动判分,采用统一尺度,对学生更公平*自动判分,拒绝教师参与,防止教师舞弊,为关系学生加分*自动判分,速度快,提高工作效率该子系统存在的问题是,每道题必须有明确的判分原则,每一步给多少分要合情合理,不能出现复杂操作给分少而简单操作给分多的现象。因此这一步其实是跟命题子系统密不可分的,在命题时就需要认真把握各步的评分标准。而人脑的思维有时跟计算机程序的运算过程不同,人们一个简单的想法,可能改卷子系统并不能实现,因此在给评分标准时,一定按照计算机改卷子子系统的思维来思考。

三、总结

本文,我们讨论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机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的方法,希望后续采用机试的同行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开发使用现有的考试系统,将平时作业、练习和最终考试三方面的成绩综合起来,以评定学生的最终成绩,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以保持教育过程中的公平。

参考文献:

[1]马海凤,陈琦.浅谈计算机教育与现代大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研究[J].价值工程,2014,(1):221-221,222.DOI:10.3969/j.issn.1006-4311.2014.01.120.

[2]徐晓飞.本科生院体制下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2,(4):20-22.DOI:10.3969/j.issn.1005-0450.2012.04.005.

[3]WangTT,SuXH,MaPJ,etal.Ability-training-orientedautomatedassessmentinintroductoryprogrammingcourse[J].Computers&Educa-tion,2011,56(1):220-226.

[4]孙志岗,车万翔,王宇颖.用计算机技术改进计算机教育[J].计算机教育,2009(19):10-11.


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模板范文下载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