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论文>其它论文范文>浅析电影《如果爱》的音乐特征论文

浅析电影《如果爱》的音乐特征论文

时间:

作为一部爱情歌舞电影,《如果爱》结合了舞蹈和音乐艺术,歌舞部分的呈现是本片最大亮点,不仅能对剧情起到较好的叙述效果,同时还能突出鲜明的人物特点、渲染整体故事气氛等。《如果爱》是陈可辛导演的一部歌舞片力作,片中对音乐的运用炉火纯青,随着同名原声大碟的上市,《如果爱》中的音乐乐曲进一步受到关注,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析电影《如果爱》的音乐特征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浅析电影《如果爱》的音乐特征全文如下:

摘要:《如果爱》是中国首部现代的爱情歌舞电影,其音乐与舞蹈画面相结合,是本片的魅力所在,歌舞片段作为本片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在剧情进行,人物刻画和气氛渲染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通过介绍导演及其创作背景,赏析其中音乐,解读音乐与舞蹈,对比以往的电影及音乐剧作品,探寻音乐电影的音乐特征。

电影诞生一百多年来,除了默片时代以外,可以说,很多的影片和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随着电影和音乐自身的发展,各自表现范围的扩大,功能张力的增强以及人们审美领域的不断拓展,诸多的原因造就了电影中音乐存在的必然性。但是以往电影当中的音乐总是作为辅料,配合着剧情的发展,而《如果爱》却是以音乐作为主要阐述方式,贯穿整个故事情节当中,使剧情内容表现得更加丰富,深入人心。

一、电影《如果爱》简介

(一)导演陈可辛及创作背景

陈可辛,男,1962年出生于香港,中国著名电影导演、监制。他被誉为香港最具风格、文艺气息的导演之一,是迄今唯一包揽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和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的电影人。《如果爱》是陈可辛进军内地的首部作品,但他表示他不善于拍动作片,所以选择了歌舞,因为它是包装影片的华丽外衣,也是全新的一种尝试。

(二)电影《如果爱》的时代背景

剧情基于九十年代的北京,居无定所的歌舞厅小妹孙纳,和穷困潦倒的大学生见东在破旧的面馆相识,然后开始了互相扶持鼓励的同居生活。然而,孙纳为了明星梦,离开了没有利用价值的见东。十年以后,导演聂文开拍一个叫《勿忘我》的歌舞片,力邀孙纳和林见东两大明星参演,十年前的一对怨偶再次相遇。恰巧,歌舞片里讲述的,也正是一个爱情与遗忘的故事。聂文、孙纳、林见东三人间的爱恨纠葛就此展开……

二、电影《如果爱》的音乐特点

(一)影片中音乐的类型

此片当中运用了许多百老汇音乐剧表演元素。例如独唱、念白、合唱、重唱、等演唱方式及交际舞蹈、爵士舞蹈、新型舞蹈、以及马戏班舞蹈等舞蹈表现形式。作为一部歌舞电影,在影片中丰富多彩的歌舞片段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视听感受。

(二)影片中音乐的运用

1.歌唱音乐的运用

开场的第一首歌《人生蒙太奇》是由一人领唱“时间已经到了,场景已经搭了……”,紧接着男女声与童声的大合唱,配合着活跃欢愉的节奏,在雨中的街道上出现了一群人唱歌跳舞的场景。音乐随着场地的变化而转换调式,回到原调,节奏变快,人们又整齐地在一起欢快地唱歌跳舞,表达的是一种群人欢快的聚集在一起。

紧接着第二首《忘了我是谁》的演唱方式,是一种歌词含有叙事意义,如“你是谁,你是谁,忘了爱过我。心为你醉,心为你碎,为你执迷不悔。”与“你是谁,你是谁,那样看着我,在前世里还是梦里似曾相识的你”。男女主人公用问答的对唱方式来表现,歌曲不仅表达抒发人物情感,而且也担负起了叙述人物心理活动的作用。

第三首《美丽故事》,由一段打击乐开启,画面进入马戏团场地,由不同的女声和不同的面孔每两人说一句。这段音乐采用了一人唱多人和的演唱方式,在视听效果上推向了此片的第一个高潮。独唱、男女合唱和童声合唱之间的转换,又加入了美声哼唱和男声独白,伴奏中以弦乐、钢琴、单簧管、沉重的打击乐和轻盈的三角铁互相融合。在大合唱的最后,由男主角具有独白式的演唱结束“我曾经有一个爱情故事,我开始怀疑它是否真实”,跟往常独唱领出合唱结束的传统合唱编排完全不同。

最后一首《命运曲》的演唱方式是由两人以重唱的形式来诠释,前奏基调深沉,定音鼓重重地打击,弦乐齐鸣,双簧管绵长而婉约地流动着。两个人唱的歌词不同,字数也不相同,节奏与旋律亦然,但在和声上面却很巧妙地叠合在了一起,最后在听觉上形成了统一,如“纠缠交叠迂回曲折(忘了忘不了),命运要你死心塌地(走了走不了)留下这个爱情故事(执着太易后悔太迟),回头太难前进不易(忘了吧忘了吧)”。

2.舞蹈音乐的运用

《人生蒙太奇》当中的舞蹈配合着歌唱。一群人拿着色彩斑斓的雨伞旋转着,活泼跳跃的舞蹈动作,就像是经典的歌舞片《雨中曲》和《瑟堡的雨伞》的再现。这支具有典型百老汇节奏和曲调的欢快歌曲,与出现在旧上海场景中的群舞场面构成了视听风格的混搭,而这种叫人眼花缭乱却又具有时代感的风格混搭,也同时构成了这部影片的整体风格基调。随后镜头转移到马戏团中,又出现各具特色的马戏团人物和表演,这也是本片的重要布景之一。小丑,杂耍,狂欢和夸张的表情,每一个人都在投入地演绎着,而这一切,都演绎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生百态。

三、电影《如果爱》对中国音乐剧及电影的影响

(一)丰富中国电影的表演形式

电影《如果爱》则是运用了百老汇音乐剧的音乐元素及表演形式来表现这部影片,这在中国电影音乐史上还是头一次,它作为一部成功的华语歌舞片,其在音乐、舞蹈、剧情、人物塑造、形象设计等方面都异常出色。它的成功也许就在于整体布局的全面把握和它对细节的考究。怀旧的气息,不仅存在于歌中,还体现在现实与往事错综复杂的剧情中。歌舞在亦真亦幻的情感和记忆里来回穿梭,我们还依稀能感受到陈可辛导演的首部电影《甜蜜蜜》里那种抒情善感的风格表达。

(二)开拓中国音乐剧的多元化

电影《如果爱》与以往的《东方红》、《白毛女》相比,其处理舞蹈艺术的方式显得独具特色。以往的音乐剧善于运用音乐当作叙述的核心元素,而歌舞排场更是直接运用到情节当中,按照情节反复对歌舞场面的交替,并且根据故事发生的大致时间开展。由于音乐、舞蹈是该类型音乐剧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叙述形式,因而在表演过程中有这很大的篇幅。所以,虽然歌舞场景会中断故事情节的顺利推进,但这也是彰显歌舞那种独特的艺术欣赏价值。

四、结语

在艺术种类多元化的今天,单纯的音乐已经不足够表达人类复杂的思想情感了,只有音画相结的电影艺术才能将人类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具体和完整。为了使中国的音乐电影能够在电影产业中蓬发出来,我们应当学会从音乐的角度去欣赏电影,去聆听电影。当你用心去听时,你会发现,音乐才是表达电影情感的灵魂要素,也是真正升华电影艺术魅力的重要源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