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论文>其它论文范文>库存管理相关论文范文怎么写

库存管理相关论文范文怎么写

时间:

库存管理工作不仅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进行的首要环节,还是供应链环境下企业业务活动实现增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库存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库存管理论文篇一:《SCM环境下库存管理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现状和问题分析,与传统库存管理相对比,说明了新型、现代化的库存管理的特点,列举了基于VMI基础上包括VMI在内的三种先进的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VMI、JMI、CPFR),并从其基本思想、各自特点、主要策略、步骤、适用范围和要求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

关键词:供应链;库存管理;VMI;JMI;CPFR

库存管理是整个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供应链中的各种实体物质都有可能形成库存。对于我国的大部分制造业而言,生产过程存在零部件繁杂,体积较大等特点,库存费用往往占到了20%-40%甚至更多,库存常常是降低整个生产成本的关键点。库存管理策略就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

一、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1.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供应链(SupplyChain)是围绕其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链结构。学者马士华形象地把供应链描绘成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生产企业构成树根;独家代理商则是主杆;分销商是树枝和树梢;满树的绿叶红花是最终用户;在根与主杆、枝与杆的一个个结点,蕴藏着一次次的流通,遍体相通的脉络便是信息管理系统。而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从单一的企业角度来看,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

2.供应链中的库存和库存管理。一个公司采用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的有三个:(1)提升客户的最大满意度(提高交货的可靠性和灵活性);(2)降低公司的成本(降低库存,减少生产及分销的费用);(3)企业整体"流程品质"最优化(错误成本和异常事件的消除)。其中的库存(Inventory)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现在和将来的耗用或者销售而储备的资源,包括原材料、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

二、供应链环境中库存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库存管理着力于库存成本单一的优化,一般是从采购成本和存贮成本最小化原理来确定最佳订购点和订购数量,对于一般中小型企业来说仍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但是当这种传统的库存管理办法应用到大型企业,尤其是拥有一条完整的供应链的大型企业来说,其不足之处就日趋明显。就整条供应链的环境下,目前常见的传统库存管理带来的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一般的企业库存管理中普遍存在库存量过高以及整个供应链中需求变异放大的问题,即“牛鞭效应(TheBullwhipEffect)”。此现象由需求变异原理引起。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发现有些商品的顾客需求较稳定,变动不大,但是上游供应商往往比下游供应商维持更高的库存水平。这种现象是由宝洁公司在调查其产品“尿不湿”的定货情况时发现的。该产品的零售数量较稳定,波动不大,而分销商向宝洁公司定货时,其定单的波动程度比零售数量的波动要大得多,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供应链体系中的整体库存,给整条供应链的各个企业带了了不必要的成本负担。

2.仅着眼于库存的成本优化,缺乏供应链的整体概念。供应链的最终绩效应取决于各个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绩效。而许多企业为了自身的目标和利益,往往在库存管理乃至供应链管理上缺乏全局思想。比如,许多企业充分考虑了产品交付期和资金周转的速率,却忽略了对供应链上下级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从而缺乏了对客户满意性指标的考虑,成本依然没有下降。

3.企业在库存中缺乏彼此的合作、协调、信息传递。供应链的库存其实是一个整体,需要企业之间相互配合,没有有效地与各个部门沟通,就会使得库存、在途货物以及需求等基本信息发生偏差。而企业间信息流通不够,则会由于信息延迟引起需求预测的误差和对库存精确度造成影响,使企业无法实施短期的生产计划,从而难以实现及时生产。

三、供应链环境中库存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1.实现信息共享。由于牛鞭效应主要是供应链各阶段按定单而非按顾客需求进行预测造成的,因此,在供应链上实行销售时点数据(POS)信息共享,使供应链各阶段都能按照顾客要求进行更加准确的预测,从而减少需求预测变动性,减少牛鞭效应。

2.改善操作作业。改善操作作业,缩短提前期和减少定购批量来减少库存积压造成的不利影响。

3.稳定价格。制定相应的价格策略,鼓励零售商进行小批量定购并减少提前购买行为。

4.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和信任。通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建立相互信任,实现信息共享,使供应链上的每个阶段供应与需求都能很好地匹配,降低交易成本。由于传统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存在上述缺陷,为了适应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方法必须作相应的改变。以下将对目前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三种最常见的先进库存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先进的库存管理策略强调的是整条供应链中各企业间的协作与系统优化。基于库存控制一体化、信息共享的基础上进行供应链库存管理,有效提高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响应度、准确度,所以这些管理策略在很大程度上能避免“牛鞭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真正从根源改善库存控制。

参考文献:

[1]马士华.供应链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王道平.供应链管理教程理论与方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3]邹斌.供应链环节中库存管理策略[J].现代管理.

[4]熊文杰、孙巧美,第三方物流运营实务.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0.

[5]白丽君、彭扬,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中国物资出版社,2013.

[6]周晓晔、柴伟莉,第三方物流.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7]杨卫丰、黎继子,物流管理.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8]张耀平,仓储技术与库存管理.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库存管理论文篇二:《矿厂库存管理》

【摘要】本文以L选矿厂为例,从库存管理的基本理论入手,分析了该厂库存管理中存在的材料采购数量多、库存商品积压过多、库存周转率低以及废品过多等问题,并根据相应的问题提出加强材料采购管理、减少商品库存、加速库存周转、提高配料人员能力等措施

【关键词】库存管理库存流动资金

库存是指公司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备的物资,包括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及商品等。进行库存管理的目的就是尽力在各种成本与库存效益之间作出权衡,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只有通过实施正确的库存管理方法,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库存的利用率,才能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库存管理的功能

(一)防止停工待料

对于企业来讲,适量的原材料和在产品、半成品库存,能使各生产环节的生产活动更加协调,不至于因等待原材料或半成品而影响生产。尽管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有些企业正在推行适时制生产方式,以实现“零库存”,但就现实条件而言,真正做到这一点还十分困难,有些行业甚至不可能做到“零库存”。

(二)防止脱销而坐失良机

库存储备特别是产成品和商品储备,能增强企业在销售方面的机动性,从而适应市场变化。企业有了足够的产成品或商品,在满足顾客需要的同时,也使企业利用了市场获得了收益。相反,若企业某种畅销产品商品库存不足,将会坐失目前的或未来的推销良机,并有可能因此而失去顾客,使企业蒙受损失。

(三)维持均衡生产

对于那些所生产产品属于季节性的企业,生产所需材料的供应具有季节性的企业,为实行均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就必须适当储备一定的半成品库存或保持一定的原材料库存。否则,这些企业若按照季节变动组织生产活动,难免会产生忙时超负荷运转,闲时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的情况,这也会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

二、L选矿厂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供应方面欠缺

库存的增加可以增强企业组织生产、销售活动的机动性。但过多的库存会占用大量的资金,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因此,在进行库存采购时不仅要考虑经营的需要,还要考虑经济库存量,所以,需要制订详细周密的采购计划。在申购环节上,一般应先由使用部门提出,报经批准后再交由采购员采购。

该厂在供应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材料采购数量多。在进行货物采购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采购部门没有根据厂内的实际情况与用料部门进行沟通协商,确定该厂各种库存的数量,使该厂的库存量过大。由于库存量增加、呆滞品增多,导致采购成本增加,流动资金不足。

(二)库存周转率低

库存周转率和库存天数是评价企业供应链绩效最常用的参量,一般来讲,库存周转速度越快,库存的占用水平越低,资产流动性越强,库存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资金的使用效率越高,库存管理工作越有成效。2008-2010年该厂的主要库存经济指标情况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以看出该厂2009年的库存周转率比2008年下降了0.24个百分点(2.10%-1.86%),2010年的库存周转率又在2009年的基础上下降了0.1个百分点(1.86%-1.76%),虽然下降率比2009年低了很多,但其仍然存在继续下降的趋势,说明该厂库存的占用水平高,流动性差,库存转换为现金的速度慢,销售能力差,如果库存周转率继续下降将导致该厂的营业亏损,甚至造成工厂的倒闭。

(三)废品过多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多的客户,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不断投入原材料,加速产品的生产,导致产品生产不合格,废品过多。废品的产生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废品占产品成本越高,表明废品率越高,也就意味着生产的越多,销售的越多亏损的越大,企业的利润也将随之减少。

该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对其管理的不合理、工作人员技术的落后,导致了大量废品的产生。2008-2010年L选矿厂的废品率情况如表2所示:

根据表2可以看出该厂的废品率较高,超出了该行业的正常水平2%,2009年的废品率比2008年的上涨了0.42个百分点(4.54%-4.12%),到了2010年该厂的废品率达到了近年来最高5.46%,比2009年上涨了0.92个百分点(5.46%-4.54%),上涨率相对于2009年而言要高出许多。说明该厂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不尽快解决问题将造成该厂的严重亏损,经济效益下降。

造成废品率过高的主要因素是配料不合格,在实际生产中,不同品位的铁粉对铁含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这样就要求配料人员必须拥有对每种铁粉的质量分析能力,从而调整好所配料的元素的分量,进行合理配料。其次,配料人员技术的缺乏也是重要因素,由于配料人员缺乏培训,对配料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配料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了产品质量的不合格。

三、解决L选矿厂库存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采购计划和合同的订立和授权审批制度

采购计划和合同的订立和审批不能由同一个人实施完成。采购计划和合同建档保管。同时,在采购过程中财务部门对采购过程进行记录时,应审核入库单和验收单是否一致;进货发票是否真实,是否与合同、验收单、入库单、付款通知单中的品名、数量和价格相符:审核无误后,予以办理相关的手续并进行记录。这样才能确保采购计划的有效实施,控制采购成本。

(二)加速库存周转

降低库存可以减少流动资金的利用,加速资金的周转,提高库存周转率和企业的效益。而要想降低库存库存量就要有计划的采购,做好销售预测,使库存达到合理化。同时,还要合理运用有限的资金,加速资金周转。该厂应有限储备库存商品,库存商品要根据销售情况储备,在接到销售订单后,根据顾客要求组织生产,不可盲目生产。自身从事物流活动,会因生产规模过小或生产的不平衡等原因降低效率,所以中小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可以减少流通环节。把该厂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核心事业上,减少库存成本的同时还可以加速资金的周转。

(三)提高配料人员能力

该厂针对铁粉本身质量波动较大的原因,制作出铁粉动态变化曲线,提供配料参考。线模型软件,从而实现对铁粉的含铁、含硅变化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同时给配料人员及时提供反馈的信息,让所有的配料人员及时掌握原料的质量状况,根据变化趋势对配料量适当调整。最后,该厂要规范计算方法,使配料计算方法电算化,为了达到精确配料制作一个配料的计算模型,使配料计算电算化,配料员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使用计算机进行配料自动计算,只需输入原料吨位,计算机就可以自动进行配料计算,这样就减少了因人为误差造成的不必要的废品。

四、结论

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相关的基础理论的介绍,以及对L选矿厂现有库存情况的实际考查,讨论L选矿厂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只是对当下库存管理存在问题的一些粗浅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库存管理将面临更多的问题,等待着我们去研究。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库存管理论文”

#p#副标题#e#

库存管理论文篇三:《农产品供应链联合库存管理思考》

摘要:农产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物资,能否及时供应,不仅关系到社会大众的生活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关系到市场的供给关系、物价涨跌,甚至还关系到农民及相关行业人员收入高低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兴和县马铃薯供应链现状,以供应链环境下联合库存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兴和县马铃薯供应链为实例,提出兴和县马铃薯供应链实施货存供方联合库存管理模式的前提条件,并且通过分析兴和县马铃薯供应链实施货存供方联合库存管理模式的好处,认为货存供方的联合库存管理模式有助于完善马铃薯供应链,提高马铃薯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降低仓储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联合库存管理

1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现状

1.1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现状

在我国农产品生产中,一方面广泛存在着分散的小规模的个体小农户生产,另一面也有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专业化生产。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也有与之相对应的二元结构形式:传统农产品供应链和现代农产品供应链。

1.1.1传统农产品供应链

传统农产品供应链是指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户经营的农产品流通和销售的农产品供应链。在这种传统供应链模式中,是由产供销所自发形成的物流链,这种供应链没有统一的协调管理,很不稳定的。对农户的生产过程也无法进行监控。容易导致问题食品进入流通。

1.1.2现代农产品供应链

所谓现代农产品供应链,就是以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化平台为基础,对农产品供应链中的渠道体系、组织体系、服务体系和监管等体系进行重塑,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各环节的反应速度,进而实现农户、企业、中间商和消费者之间的无缝对接,并最终完成农产品价值增值、农民增收和消费者满意的目标。

1.2兴和县马铃薯供应链发展现状

1.2.1兴和县简介

兴和县包含5镇4乡,161个村委会,86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2万人,总面积35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万亩,土地资源充足,农作物主要以马铃薯为主。目前,兴和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5万亩,种植时间为5月前后,种植周期100天左右,一年一季,总产量约9亿斤。其中8亿斤商品薯,商品薯中约有1亿斤内销,1亿斤留种,其他全部外销。大型马铃薯喷灌圈260套,喷灌面积约13万亩,滴灌面积约7.5万亩。鲜薯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江苏、广东等大中城市。

1.2.2兴和县马铃薯供应链发展现状

(1)供应链结构不完整

目前,兴和县马铃薯种植已经初步实现规模化,但种植仍然以个人为主;虽然成立了很多合作社和公司,但大多空有其名。交易方式均为农民自己跑销路,采取地头交易的形式,不能形成紧密型的合作关系,流通过程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2)供应链各主体之间的信息流通不畅

兴和县虽地理位置优越,但信息系统却异常落后,缺乏有效的农产品信息采集、整理和发布的系统。农户及下游节点企业的信息大多来自政府的官方网站,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不能确切了解市场,把握市场,经营环节信息滞后、失真现象严重。

(3)供应链服务体系不完善

由于供应链的不完整性,使得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之间缺乏协同效应,且组织化程度低,组织形式单一,信息滞后,交易方式落后,组织之间缺乏合作。因此,马铃薯供应链标准化体系未能有效建立,各环节的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应用滞后,政府在这方面缺乏整体统筹与宏观规划,因而极大地弱化了马铃薯供应链服务体系的发挥。

(4)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欠缺

由于兴和县马铃薯供应链的各参与主体之间大多为“一次性买卖”,交易方式为农民自己跑销路,采取地头交易的形式。在交易的各个环节中,各主体仅考虑自身的利益,缺乏从长远利益来考虑相互的关系,缺少交易过程的监督和监管。地头交易结束后马铃薯的用途和走向都无迹可寻,不利于质量安全问题的事前预警、事中控制和事后追溯。因此,供应链管理体系难以形成。

2货存供方的联合库存管理模式

联合库存管理是建立在供应链伙伴关系基础上的库存管理策略。它在机制上更加重视库存风险和利益在供需双方之间的共担与共享。与供应商管理库存相比较,它可以更好地预防和规避牛鞭效应,以及需求方的需求不能满足的风险。是解决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的相互独立库存运作模式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提高供应链的同步化程度的一种有效方法。货存供方的联合库存管理模式是需求方通过向供应方支付定金、或预付货款、或提供保证金等形式,获得预定的某个时间的一定数量的货物所有权。但该批货物在当前并没有实际交付需求方,而是存放于供应方,由供应方负责管理。根据双方约定,或者需求方按照约定的提前期提出交付请求时,由供应商按照需求方的需求计划进行补给,并承担货物交付前和交付过程中所发生的质量、数量、交付期等风险。因此,这种实现形式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所有权转移为基础的供应链委托代理,体现了所有权与管理权的相对分离。

3实施货存供方联合库存管理模式的前提条件

3.1构建现代农产品供应链组织体系

3.1.1发展专业农业合作社兴和县目前已成立了几家农业合作社,但大多都是形同虚设,真正运营的且运营效率高的几乎没有。因此,要想实施货存供方的联合库存管理策略应完善已有的农业合作社,发展新的农业合作社。通过这些专业化合作组织的建立,使马铃薯产销实现真正的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标准,加快兴和县马铃薯品牌的形成。

3.1.2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兴和县马铃薯工业加工多限于加工粗制淀粉,制作粉丝、粉条等,不仅数量少,且加工深度不够,经济效益不高。目前兴和县内只有一家加工企业,且濒临倒闭的边缘。通过引进龙头企业,依托农业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生产基地和农户,建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稳定的马铃薯供应链,引导相同业态或经营内容相近企业通过兼并、联合、合作等方式进行资产与业务重组,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业务,带动连锁经营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跨地区发展,以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3.2构建现代农产品供应链服务体系

3.2.1统一化、标准化种植

鼓励农户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并完善专业农业合作社,使马铃薯产销实现真正的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标准,实现生产规模化,加快兴和县马铃薯品牌的形成。

3.2.2建设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中心,扩大销售市场

建立马铃薯蔬菜物流中心,给交易双方提供一个公平的交易环境,并且可以使交易双方充分了解市场信息。通过建立马铃薯蔬菜物流中心,不仅提供了一个市场交易平台,而且还可以吸引外地客商,带来更多市场。并且物流中心可以为加工企业与市场、政府、农民和相关行业的沟通提供全面的指导和服务,促进物流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3.2.3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信息管理技术是构成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高物流服务效率的重要技术保障。对于具有独特自然属性的马铃薯等农产品而言,其物流活动对信息管理技术的依赖性更高。可以依托物流中心,在物流中心建立兴和县马铃薯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数据交换、新闻发布、技术指导、信息查询、电子交易、行业管理、异地链接、论坛交流等功能。使条形码、EDI、GPS、RFID等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各环节能得到充分应用,实现马铃薯等农产品流通过程的有效跟踪和可追溯性。

3.2.4建立相关制度

一是双方应当建立合作契约机制,共同遵循合作原则、互惠双赢原则、协商一致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同时应当尽可能采用物流信息技术,使供应链运行信息即时共享、稳定协调。二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强化合作关系。重点是建立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原则,保证农户能在合作当中获得可观的收益。

3.3构建现代农产品供应链安全体系

一是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议加强技术监督和质量控制,建立供应商管理库存体系、分拣认证管理体系、产地追溯体系,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供应链风险防范体系。在马铃薯重点产区,推广马铃薯政策性保险,将设施生产、集约化育苗和规模种植等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提高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意识和积极性,逐步全面实施商品马铃薯生产的政策性保险。建立马铃薯风险调节基金和灾害补偿制度,用于灾后恢复生产、马铃薯调运、稳定市场,保护马铃薯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4实施货存供方联合库存管理模式的优越性

4.1完善马铃薯产业的供应链,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实施货存供方的联合库存管理模式需要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结成合作联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库存计划,共同分担风险,避免出现需求预测扭曲现象而产生“牛鞭效应”,体现了供应链的一体化管理思想。这不仅使马铃薯产业供应链得到完善,并且通过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兼顾与平衡,使得供应链运作体系达到可持续发展。

4.2整合需求,提升仓储的经济型

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马铃薯供应链的发展密切相关。马铃薯的运输和仓储是整条供应链物流的关键环节,其中能耗成本是非常巨大的。目前,兴和县建设的储窖大小共有500座左右,却几乎不会使用到。由于农户对市场把握的不准确性,储存后的马铃薯不但价格不会上涨,有时连成本都不够。货存供方的联合库存模式能整合分散的需求,由物流中心进行统一配送,合理使用储窖,降低储窖的闲置时间,实现订单的经济型。

4.3降低不确定性,降低供应商的库存成本

货存供方的联合库存管理形式是对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的发展,使供需双方责任与权利更加平衡,避免了在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环境下供应商不确定风险单方面放大现象。供应商通过与下游企业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和信息共享,通过各级需求、存货持有量等关键数据的透明化与实时化传递,可共同协商制定库存决策,有效降低需求不确定性等所带来的积货、缺货、坏货等成本损失,消除需求变异现象。

4.4实现供需双方的战略联盟

在货存供方的联合库存管理模式下,为了平衡供需双方的权利与责任,促进订单制生产的实现,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合作协议,确定双方的合作原则、规则、作业流程、争议解决机制等方面事项;共同组建订单制生产协作团队,处理计划与协调、订单与补给、现场管理、持续改善等问题;考虑供需双方的情况以及安全补给能力。通过协商形成共同的共赢远景,明确各自的责任,统一思想,形成一致的目标,实现供需双方战略联盟。

5总结

总之,货存供方联合库存管理是对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的发展,使供需双方责任与权利更加平衡,避免了在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环境下供应商不确定风险单方面放大现象,因此是在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的一种联合库存管理策略。兴和县马铃薯产业实施货存供方的联合库存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合理使用配置资源,更能加快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王晓歌.浅析农产品库存管理策略[J].价值工程,2014(3):20-22.

[3]张歆祺,何静.食品冷链联合库存管理模式的探析[J].江苏农业科技,2011,39(4):545-546.

[4]徐章一,江海军,李绫瑜.货存供方联合库存管理策略的实现[J].商业研究,2007(3):53-55.

[5]徐章一,江海军.联合库存管理的四种实现形式[J].物流技术,2006(3):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