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论文>学科论文>思修论文>浅谈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的教育论文

浅谈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的教育论文

时间:

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形势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浅谈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的教育全文如下:

一、坚定理想信念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信念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前进的动力源泉,有了信念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勇气,一个人不仅需要有信念,甚至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也需要有坚定的信念来作为自己前进的指路灯。作为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族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其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坚定这一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建功立业的思想政治基础,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动力源泉和思想保证,更关系到全国人民甚至是祖国的未来。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以来的奋斗历史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取得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共产党人有着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实践证明,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党员先进性在思想信念上的根本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精神保障。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要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二、新形势下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国内经济看,经济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世界局势看,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从党自身看,党内存在着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

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也对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面临着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的严峻考验。在新形势下,党员干部有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不是一个可有可无,党员个人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严肃、重大的政治问题。当前,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产生了思想困惑甚至出现了理想信念的动摇,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对理论的认识不够深入。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就是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这是我们党一个很大的优势,也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观点作为理论的基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在理想信念上动摇,是由于没有真正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分析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对改革发展稳定中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普遍表现出的是一种“了解但不理解,认同但不关注”的漠然情绪。

其次,是理想信念教育不能很好的适应国内国际环境的复杂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既有敌对势力对我们进行的渗透、颠覆、破坏,又有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背景下各种杂音噪音带来的干扰。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时代内容出现了新的变化,而我们的教育工作却没有能够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在提高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讲原则、概念的东西多,具体的深层次分析少;流于形式多,解决思想实际问题少;教育培训覆盖面还没有覆盖到每一个党员,没有满足党员、领导干部个性化、差异化的内在需求。这样的教育缺乏针对性,使得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往往不理想,有的人甚至对理想信念教育产生逆反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