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ld not connect to memcache and try to use file cache now!
张恨水故居在哪里合集18篇
读文网>知识百科>张恨水故居在哪里合集18篇

张恨水故居在哪里合集18篇

时间:
陈少白故居位于江门市外海街道南华里1号,近代建筑,分为两处,隔河相望,以“白桥”连为一体, 分别为“莎萝坪”和“白园”,白园右侧有一池塘, 故居总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以下是趣读文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张恨水故居在哪里,供大家参考!

篇1:金大建神父故居

1821年8月21日,韩国第一位神父圣金大建·安德烈神父出生在忠清南道唐津郡牛江面松山里114号,他在这里一直生活到7岁,后来为了躲避己亥-而随祖父金泰铉移居到龙仁的韩德(今风螺村)。他的曾祖父金振侯于1814年殉教、曾祖母金韩贤于1816年殉教、父亲金济俊于1839年殉教、而金大建神父于1846年殉教,四代殉教者都曾经在这里生活过。

金大建神父移居风螺村后,在那里被选为神学院学生前往澳门留学,后于1845年在上海金家港教堂接受培雷欧主教的赐封成为神父,当年10月回国。回国后他在龙仁一带传道,1846年9月被判绞首刑,在沙南基殉教,年仅26岁。1984年5月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访问韩国时,将金大建神父封为圣职。

在这片郁郁葱葱的松林胜地,立有金大建神父的铜像和纪念塔,在能够容纳160余人的“静思堂”内,安放着金大建神父的遗骸,前来瞻仰这位忠实的神父的人总是络绎不绝。

St.Father Kim Dae-gun Memorial Hall

必去理由:韩国最著名的神父故居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韩国[Korea]

景点所在省、州:忠清南道 [South Chungcheong Province]

景点所在城市:唐津郡 [Dangjin County]

篇2:林语堂故居

林语堂一生创作无数,故居中有相当完整的著作收藏。1966年林先生返台定居,这座洋房由著名的建筑师王大闳设计,结合中国四合院与西方美学建筑,蓝瓦白墙,拱门回廊。地点则是选择在貌似福建故乡山景的阳明山,因为在此林语堂可听到亲切的闽南话。

林语堂曾经形容这座宅院“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不亦快哉”。阳台是他生前常来的地方;吃完晚饭,最喜欢坐在桌旁的藤椅上,口含烟斗,欣赏夕照沉没于观音山际。你也可以来此体验这样的闲情。有关林语堂

林语堂最有名的一句话:演讲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这样诙谐的句子,在几十年前提出来,在文坛开创了先河。

林语堂不但翻译“幽默(Humor)”一词,并提倡幽默文学。他是一位以英文书写而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集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旅游家以及发明家于一身的近代中国学者。门票·开放时间

门票20元。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周一闭馆。

交通

公车:260、303、小15、小16、小17、红5至永福(林语堂故居)站。

林语堂(1895~1976),原名林和乐、林玉堂,祖籍龙溪县。生长在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里。1912年进上海圣约翰大学深造。毕业后,任北京清华大学英文教员。1919年。林语堂由校方资助出国留学。赴美前和鼓浪屿人廖翠凤结婚,即相偕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1921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赴德国耶拿大学专攻文学。半年后,转到莱比锡大学研究语言学。1923年夏获博士学位。

篇3:伦勃朗故居

介 绍当画家伦勃朗从莱顿搬出来之后(1631年),就与艺术品商人亨德里克·维伦布霍一起住在安东尼布雷大街。他在这里认识了他的妻子萨斯基维,他经常为她画像。1635年,伦勃朗夫妇搬到当时的富人区新多伦大街。4年后,伦勃朗在犹太人区购买了一幢豪华的房舍,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在这里度过,并且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变得一贫如洗。

1660年,他不得不把这幢房子卖掉。然后,他又搬回了罗泽恩运河畔,其债主拍卖了他的财产,所以伦勃朗的故居里的陈设都不是原件。不过,这里的家具仍出自他所生活的时代。

现在,他所有的版画(250件)作品都陈列在这里,其中还有大量以阿姆斯特丹及其郊区为主题的蚀刻版画(参观需1小时)。 交 通地址:Jodenbresstraat 4-6。 门 票/开 放 时 间可使用博物馆卡(MJK)。 开放时间:星期一—星期六,10:00—17:00;星期天,13:00—17:00。

荷兰阿姆斯特丹

篇4:普希金故居博物馆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年)是俄国伟大诗人、近代文学奠基人。普希金故居博物馆坐落在莫斯科著名的阿尔巴特街上,1831年的2月到5月新婚不久的普希金就住这座浅蓝色的二层小楼里。门口的铜牌上镌刻着“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于1831年2月初至5月中在此居住”的字样。铜牌旁的窗台上,常有人献上一束鲜花。

这座博物馆是于1986年2月开馆的,它的内部装修是按照20世纪30年代的设计图重新修复的。进入故居博物馆须先套上毡拖鞋以保护文物,故居博物馆的一层常年举办题为《普希金与莫斯科》的展览,大量绘画、画像、地图、手稿、书籍及其他展品,详细介绍了普希金时代的莫斯科、普希金在莫斯科的活动,以及他的亲人和朋友们。从一座木楼梯登上二楼,便到了普希金当年居住过的地方,墙上挂了一些画像,陈列了一些手稿、图片之类;另外有个别家具,如普希金使用过的书桌和普希金夫人使用过的梳妆台,是从别处移来的原物。

Pushkin House - Museum at Arbat

必去理由:俄国最伟大的诗人故居博物馆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俄罗斯[Russia]

景点所在省、州:莫斯科自治市 [Moscow]

景点所在城市:莫斯科 [Moscow]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被许多人认为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应。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

篇5:王仁博士故居

王仁博士是传说中受应神天皇的邀请从百济(Emperor Ōjin,古时候朝鲜半岛西南端的国家)前往日本,在当地传达汉字和儒教的人物。虽然有些学者也怀疑其人是否真实存在,但日本书纪和古事记均有记载,不同的是日本书纪上的写法是王仁,古事记上的写法则是和迩吉师。

王仁博士故居坐落在韩国全南罗道灵岩郡西南部的鸠林村,是展现王仁博士生活面貌和诗情意趣的地方。当地相关部门在1985年到1987年间,在此进行了故居复原建设工程,并在城起洞修建了王仁公,推进当地的文化观光事业。故居里有博士饮用过的圣泉,并立有遗墟碑,月出山中部还有博士曾经苦读的书窟和文山斋•养士斋,书窟前立有王仁博士的石像,栩栩如生。

王仁博士不仅将论语和千字文带到了日本,还将技术工艺传授了过去,并且是日本诗歌的创始人,作为御用教师和政治顾问,一直致力于像传授百济文化,是日本文化史上的圣人和日本飞鸟文化的元祖。为了纪念先生并培养更多的杰出人物,每年3月当地人会在文山斋和养士斋举行王仁博士追慕祭。

Birth Place of Dr.Wani

必去理由:灵岩郡最具影响力的景点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韩国[Korea]

景点所在省、州:全罗南道 [South Jeolla Province]

景点所在城市:灵岩郡 [Yeongam ]

篇6:海明威故居

维西亚小庄园是海明威的哈瓦那住所。现在已成为著名的博物馆,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哈瓦那东部仅20分钟车程,就是圣玛利亚海滩。 那里由18千米长的白沙海滩,细白的沙滩,清澈的海水,碧蓝的水波,上好的设施,每年3-11月都可以下海游泳,是热爱大自然的游客理想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哈瓦那西部小海湾畔有海明威海洋公园,海明威的不朽名著《老人与海》就在此写成。

古巴哈瓦那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国作家和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的奥克帕克,晚年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自杀身亡。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错综复杂,先后结过四次婚,是美国“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

篇7:克拉瑞故居

克拉瑞故居位于菲律宾的保和省,历史可以追溯至1840年,为传统的菲律宾-西班牙建筑风格,使用了硬木的大厚木板而建,尼巴叶覆盖的倾斜屋顶使其别具风格,虽然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打,但是房子依然保持着原始的风采。

克拉瑞故居是一座典型的19世界保和富人的豪宅,至今已有167年的历史,曾被保和省前省长安尼斯托•瓦列斯•克拉瑞以及他的儿子居住,现在开辟为博物馆,并且已被列为国家历史遗产。这个豪宅目前作为收藏19世纪文物的博物馆对外开放,包括有丰富雕刻花纹的木床、梳妆台、古老的摇椅、菲律宾妇女的服饰、国服巴荣、古董罐子、灯、厨房用具,此外,还收藏了很多书籍,一本英语语言的字典引人注目。

菲律宾-西班牙建筑风格的克拉瑞故居分为两层,二层有很多大大的百叶窗,可以调节室内的气温。在博物馆的一层,有一家由克拉瑞家族的后裔经营的舒适精巧和令人惬意的咖啡厅,供应一些在城市里已经找不到踪迹的保和当地美食和不听风味的咖啡,有兴致的游客可以一试。

Clarin Ancestral Home

必去理由:菲律宾最具历史意义的宅子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菲律宾[Philippines]

景点所在省、州:中米沙鄢大区 [Central Visayas]

篇8:卡尔·拉森故居

卡尔•拉森(Carl Larsson;1853年5月28日-1919年1月22日)是一位相当知名的瑞典水彩画家、插画家、油画家、壁画家和室内设计师,以水彩画闻名。他的名字有时也做Karl Larsson,中文名字有时也译为卡尔•拉松。

卡尔•拉森的作品以家庭为主题,反映了田园歌似的牧场生活,他的作品在亚洲很受欢迎。卡尔•拉森故居距离瑞典-仅30分钟车程,他生命的最后岁月就是在这里度过的,这是一栋典雅、色彩亮丽的小院落,院子中央种植着花草树木。在这里,游客可以参观居室内部,所有物品都按作者生前的样式摆放,包括客厅、卧室、儿童房间及其工作室等。当然,房间内展示有精选的拉森先生的作品,使得游客可以在拉森先生创作的地方欣赏他的作品,别具一番韵味儿。

Carl Larsson-Garden

必去理由:瑞典最知名的水彩画家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瑞典[Sweden]

景点所在省、州:达拉纳省 [Dalarna County]

景点所在城市:- [Falun]

篇9:巴尔扎克故居

巴黎城内有不少文化名人故居值得一看,大文豪巴尔扎克故居是少不了要去看看的。巴尔扎克故居坐落在第16区莱努合大街47号,这是一幢古老的建筑,建于文艺复兴时期。门前木牌上写着巴尔扎克的名字,这里环境清雅幽静,完全听不到巴黎喧嚣的市声。

巴尔扎克故居的展览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是这位文学巨匠的工作间,这里摆放着巴尔扎克用过的一张黑色小方桌,以及他离不开的咖啡杯。巴尔扎克是位非常勤奋的作家,在短短的19年的时间里写了91部小说,他指望喝大量咖啡来提神,给他带来创作的灵感。其次展出了巴尔扎克《老姑娘》的手稿,从初稿,修改一遍,两遍…总共有15次修改稿;巴尔扎克小说的稿件平均要修改10次左右。展览的第三部分是罗丹等艺术家创作的巴尔扎克雕塑,罗丹根据诗人波德莱尔的描写,雕塑巴尔扎克额头突起正在沉思,表情焦虑苦恼。

巴尔扎克故居定期举办关于巴尔扎克的研讨会及其作品的朗诵会,为学生、孩子提供相应的参观解说。

Maison de Balzac

必去理由:法国最著名的文学巨匠故居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法国[France]

景点所在省、州:法兰西岛大区 [Ile-de-France Region]

景点所在城市:巴黎 [Paris]

篇10:安妮·弗兰克故居

介 绍这里是阿姆斯特丹著名的博物馆,原是两个犹太家庭弗兰克和戴安以及牙医范·杜塞尔于1942年7月修建的避难所。1944年8月4日,德国占领军的一伙帮凶闯入这里,该躲藏处被泄露了,只有奥托·弗兰克在“最后解决”中幸存下来。他最小的女儿安娜莉莎·玛利亚·弗兰克(安妮)的日记于1946年第一次在报纸上被提到。这就是后来在阿姆斯特丹出版的《安妮日记》。

这幢房屋主要由前部和后部组成,它濒临运河的正面,建于1739年,后面的避难处则是拆毁了一些旧建筑后重建的。1960年,这幢房子被辟为博物馆,每年有近70万游客到此参观,他们想实地看看安妮在日记中描写的那个世界。1998年安妮日记中一直被其父亲密藏的5页面容得以公开出版。

这里法西斯主义、种族主义及民族歧视的展厅,它时刻警戒着后人。门 票/开 放 时 间开放时间:星期一—星期六,09:00—17:00(夏季延长到19:00);星期天,10:00—17:00。

荷兰阿姆斯特丹

篇11:越南胡志明故居

胡志明故居位于巴亭广场旁的主席府内。主席府的主体建筑是一栋由德国人建的法式别墅,颇为豪华,但如果以为这就是你要参观的胡志明故居可就大错特错了,生活极为简朴的胡志明其实一直住在别墅旁的电工宿舍里。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胡志明的生活正是对《陋室铭》现代版、越南版的诠释。故居花园则是幽静典雅,还种植着有趣而罕见的菩萨树,它的根部会往上长,形成一尊尊天然雕像。

越南胡志明

胡志明(1890年5月19日-1969年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的缔造者,越南劳动党第一任主席,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890年5月19日生于越南义安省,他早年当过教师、海员和杂役,1920年在法国加入共产党,1923年到苏联学习,1924年参加共产国际五大,同年底至1927年在中国进行革命活动。1930年2月,他领导成立印度支那共产党。1941年发起建立。

篇12: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故居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为新西兰知名的短篇小说作家,被称为新西兰文学的奠基人。知名著作有《在德国公寓》、《花园酒会》、《幸福》和《在海湾》等,被誉为新西兰最有影响力的作家。想要了解这位作家的一生,就需要去她的故居看一看。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故居坐落于惠灵顿的郊区,已被新西兰列为国家历史遗迹,这个漂亮的房子由曼斯菲尔德的父亲于1887年开始建造,她还曾在自己的多部小说中提到这座优雅的房子。游客可在房子内看到曼斯菲尔德的肖像画和油画,参观她的娃娃屋、书房、厨房、客厅、卧室灯,了解她的生活和创作环境。在房屋的外面还有一个小花园,花园内草木茂盛,鲜花怒放,种植的是1880年至1900年这一时期的花儿和植物。除此之外,这个具有文学气息的故居还成为广受欢迎的婚礼举办地、生日派对举办地和举办图书发行会之地。

为了方便游客参观,还会有日语、汉语、韩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翻译者陪同参观。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故居的对外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的10:00至16:00,周一、圣诞节和耶稣受难日闭馆。

Katherine Mansfield Birthplace

必去理由:新西兰最具影响力作家的故居

景点所在大洲: 大洋洲【Ocean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新西兰[New Zealand]

景点所在省、州:惠灵顿大区 [Wellington Region]

景点所在城市:惠灵顿 [Wellington]

篇13:狄更斯故居

狄更斯是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天才,这个四层楼的博物馆兼图书馆收藏了狄更斯的手稿、书信、相片及其他私人的物品。所有的一切都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的风情和狄更斯当年的生活状态。

狄更斯在1837年与卡特琳娜结婚后到1839年12月一直居住在Doughty街48号,1837年出版的《匹克威克外传》(Pickwick Papers) 使他在英国一举成名,他也因此能从狭窄的房子搬入到这里。那时这条大街由于属于私人所有,因此通道总是被看守的军队-。尽管他在这里住的时间比较短,但是,他在这里出版和发行了很多著名的著作,如:《匹克威克外传》(Pickwick Papers),《雾都孤儿》 (Oliver Twist),《尼古拉斯·尼克贝》(Nicholas Nickleby),狄更斯的名气和他的家庭一样在扩大,1939年10月他的第三个孩子出世后,他开始寻找更大的房子,1939年末,他们举家搬到1 Devonshire Terrace,Regents Park,它在1959的时候被毁。Doughty街在1923也遭受被毁的威胁,但是狄更斯协会(1902年成立)挽救了它。房子被重新翻修,并于1925年正式对外开放。这所房子现在是世界最著名的狄更斯相关资料收藏地也是世界狄更斯协会总部。

地址:英国伦敦48 Doughty Street

门票:成人5英镑,学生4英镑,儿童3英镑,团体(10人以上)4英镑

开放时间:周一-周六10:00~17:00(周二到下午19:00,周日从早上11:00)

交通:乘坐公共汽车7,17, 19, 38, 45, 55路,或坐地铁至Russel Square, Charcery Lane,Holborn站下车

篇14:麦克雷故居

麦克雷故居坐落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贵湖市(圭尔夫市)沃特大街108号,为约翰•麦克雷(John McCrae)的出生地。约翰•麦克雷为加拿大医生、战士、诗人,一战期间,他在欧洲战场写下著名诗篇《在佛兰德斯战场》,流传甚广。

麦克雷故居建造于1858年,是一座较小的由石灰岩建造而成的小屋,从1870年至1873年归麦克雷家族所有,于1966年被政府开辟为加拿大国家历史遗址。麦克雷故居包括永久和临时展览空间,详细展示了约翰•麦克雷,这个世界著名医生、战士和诗人的传奇一生,每年都提供不同的年度主题。

游客可在麦克雷故居参观他的卧室、书房、客厅、餐厅灯,可欣赏到麦克雷的照片、他所获得的勋章、加拿大皇家军队医疗队纽扣、帽徽等。

McCrae House

必去理由:了解约翰•麦克雷一生的最佳地方

景点所在大洲: 北美洲【North Americ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加拿大[Canada]

景点所在省、州:安大略省 [Ontario]

景点所在城市:贵湖 [Guelph]

篇15:洛佩·德·维加故居

洛佩•德•维加为西班牙最伟大的剧作家、诗人,西班牙黄金时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西班牙文学中的莎士比亚”,他的作品之广度更使其跻身世界文学多产作家的行列。想要了解他伟大而辉煌的一生,就需去他曾经居住的地方探究一番。

洛佩•德•维加故居坐落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洛佩•德•维加于1610年开始在此居住,直至1635年去世。这是一个具有16世纪建筑风格的建筑,于1935年开辟为博物馆对外开放,之后被列为国家历史文物。虽然这个故居很不起眼,但可以了解洛佩•德•维加的日常生活和创作环境,可参观书房、祈祷室、卧室、花园等。屋内展现的是17世纪的装饰风格,家具和装饰品都非常讲究,搭配极好,可以看到当时用的鲸油灯、平底锅等。

House-Museum of Lope de Vega

必去理由:了解洛佩•德•维加的最佳博物馆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西班牙[Spain]

景点所在省、州:马德里自治区 [Madrid Autonomous Community]

景点所在城市:马德里 [Madrid]

篇16:白求恩故居

白求恩故居是加拿大国家级历史文物单位,是为纪念中国人民熟悉的老朋友白求恩医生而保存的古迹建筑。在与繁华街区穆斯科卡街毗邻的约翰街上,一幢两层米黄色木屋就是白求恩的故居,1890年3月3日,白求恩在这里诞生;在这里,白求恩愉快地生活了3年多,以后随家搬迁。这是一栋建立于1880年的维多利亚式房屋,如今,这所住宅经过修缮已恢复了当年的原貌。

中加建交后的1976年3月,加拿大政府把这位“具有历史意义的加拿大人”的降生木屋买了下来,建成了国家级历史文物单位——白求恩纪念馆。纪念馆于1976年8月30日揭幕,每年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2009年加拿大政府再次投资250万加币为白求恩故居新建展览厅,于2012年夏天开放。

白求恩故居的参观活动通常从观看白求恩生平事迹的录像开始,约10分钟的录像。在游客中心,展示着许多中国各界捐赠的纪念品:毛泽东主席的光辉篇章《纪念白求恩》微雕本,中央美院李琦教授的白求恩人物画像,印有白求恩头像的各种纪念瓷盘、木雕、纪念邮票、纪念章等,这一切表明,中国人民永远深切地怀念白求恩先生。

Bethune Memorial House

必去理由:中国人民最熟悉的国际友人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北美洲【North Americ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加拿大[Canada]

景点所在省、州:安大略省 [Ontario]

白求恩(1890~1939)全名亨利·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人。1914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科,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遂参加加拿大远征军,转战英、法、比利时等国。后负伤回国继续读书,1916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17年再次入伍,先后在加拿大海军、空军服役。1918年战争结束后在西欧六国学习、实习,1923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外科学会会员,1928年冬起在美国。

篇17:路易斯巴拉干故居和工作室

路易斯•巴拉干于1902年出生在墨西哥的瓜达拉哈拉的乡村,1976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了其作品的图片,轰动了世界建筑界,1980年他获得了普利策建筑奖。他所设计的一些建筑被认为是与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一样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路易斯•巴拉干故居和工作室于1948年建造完成,是二战后建筑创意工作的杰出代表。这幢混凝土结构的建筑面积共有1161平方米,有一个地下室及两层楼,还有一个私人小花园。巴拉干将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本国与流行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风格。这种风格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当代花园、广场以及风景设计上。

路易斯•巴拉干故居被认为是当地传统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的典范,对现代建筑、花园、广场和景观的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利用色调的变化表现不同的环境气氛和心情,主张要将建筑与景观相融合,将建筑与景观一体设计。

Luis Barragán House and Studio

必去理由:最有创意的故居

景点所在大洲: 北美洲【North Americ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墨西哥[Mexico]

景点所在省、州:墨西哥联邦特区 [México D.F]

景点所在城市:墨西哥城 [Mexico City]

篇18:郑板桥故居

郑板桥故居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郑板桥故居,位于江苏省兴化市东城外郑家巷7-8号。坐北朝南,前后两进,有正屋坐南朝北房3间,另有门楼、小书斋、厨房各一间。故居内陈列郑板桥生活用具及郑板桥书画复制品,研究郑板桥的资料等等,堂屋条台上立有一古铜色郑板桥全身塑像。1983年全面修缮。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馆基本陈列为“郑板桥生平及艺术成就”。陈列“昭阳郑氏家谱”、板桥老人的遗物、7种版本的《郑板桥集》、板桥墨迹的复制品和照片以及有关的研究论著、资料和剧本、金石、传说故事等。

郑板桥纪念馆是中国历史人物纪念馆。1983年11月为纪念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而建立。位于江苏省兴化市城区。

该馆藏品1181件,其中郑板桥书画墨迹33幅,金农、闵贞、郑銮、刘熙载等人的书画348件,当代名人为纪念郑板桥、施耐庵而作的书画833件。

该馆基本陈列为“郑板桥生平及艺术成就”。陈列“昭阳郑氏家谱”、郑板桥老人的遗物、7种版本的《郑板桥集》、板桥墨迹的复制品和照片以及有关的研究论著、资料和剧本、金石、传说故事等。

纪念馆所辖的郑板桥故居,为南北8间的清代民房建筑。粉壁黛瓦,兰竹萧疏,保持“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原貌。故居内不定期地举办小型书画展览,播扬郑板桥的艺术成就。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盖世,曾是清代“扬州八怪”的领衔人物。郑家世代读书,可谓书香门弟。墨竹成了郑板桥绘画作诗最主要的题材。在他的笔下,竹也化作了一种品格。青竹傲岸不屈,虚心劲节,可以说是板桥崇高气质的写照。

2019年3月,郑板桥故居入选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泰州市兴化市郑家巷7-8号

类型:名人故居博物馆纪念馆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523-83231335

开放时间:

8:30-17:30

郑燮(1693~1765), 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出身贫寒知识分子家庭,幼年丧母,赖后母抚养。少年时从学于乡先辈陆震,20余岁中秀才,雍正十年(1732)乡试中举,乾隆元年(1736)中进士。七年出任山东范县知县。一年后调任潍县。十三年,乾隆皇帝弘历东巡至泰山,他为书画史。十八年因请赈得罪大吏而罢官。 郑燮受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