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语文>词语大全>成语>连篇累牍的成语故事(实用三篇)

连篇累牍的成语故事(实用三篇)

时间:

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词语之精华,文化之结果。历来学用成语是识字学文、提高素养、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连篇累牍成语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连篇累牍的成语故事:

“连篇累牍”出自隋朝李谔《上书正文体》(见《隋书·李谔传》)。

隋朝初年,隋文帝杨坚的“治书侍御史”李谔是一个很有辩才的人,文章也写得很不错。当时的文风,由于承袭了南北朝时的不良影响,一般都过分追求词句的华丽,而不重视内容,往往空洞浮夸,不切实际。李谔反对这种文体,特地上书隋文帝,请求明令禁止。他的这篇《上书正文体》,后来成为文学史上一篇有名的论文

据《隋书·李谔传》载,李谔在论文中对当时文风批评道:“竞骋文华,遂成风俗。……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写文章互相比赛词句的华丽,已经成了恶劣的风气。

文章不讲什么正当道理,只写一些虚幻的枝节,只讲究一个韵、一个字的奇特、巧妙;一篇又一篇地写了许许多多,堆满了桌子,塞满了箱子,但写的无非是月哟露哟,或者是风哟云哟,……”。李谔认为,这些东西写得一天比一天多,朝政也就会一天比一天乱。

李谔的这篇文章,在当时起了很大影响。文中的“连篇累牍”、“积案盈箱”,都是形容言之无物的文章又多又滥。后来,“连篇累牍牍便成了成语,人们用它来形容那些数量很多而内容重复空泛的文章或文件等书面材料。含贬义。

连篇累牍造句:

1) 他连篇累牍的文章没有引起什么反应。

2) 这只是个简单的论点,你却写得连篇累牍,只怕读者不想看。

3) 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小肯尼迪的情况,仅仅因为他是总统的儿子吗?

4) 虽然这是个值得深入报导的题材,但连篇累牍的论述却不易吸引住读者的目光。

5) 经理看了看说:"只须几句话交代即可,何必写得如此连篇累牍呢?"。

6) 文章应该写得简明扼要,连篇累牍的作品不易受人欢迎。

7) 当地的媒体闻讯公司的做法,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

8) 王经理连篇累牍的报告,使得与会者都昏昏欲睡。

9) 他这篇作文连篇累牍都是写景喻人,让人看了真觉得乏味。

10) 他写的文章总是连篇累牍,大家都不爱看。

11) 报刊上的文章要尽可能做到简明扼要,如果连篇累牍,报刊就失去了它的新闻价值。

12) 有些领导人的讲话连篇累牍,却不得要领。

13) 黑暗政府连篇累牍的谎言和生活的枯燥无味迷惑了人们。

14) 他那篇文章连篇累牍,看似立论丰富,其实只是废话一堆。

15) 连篇累牍的报刊头条提到飞速变化和不断一体化的世界,各国政府和组织呼吁学生参与服务、创新和问题解决。

16) 连篇累牍的关于绑架和随机杀人的报道已经让人们的思想都麻木了。

17) 读者对短文的喜爱,胜过那些连篇累牍的长文。

18) 如果你错过了一些进球机会或者踢的不好,报纸上也会连篇累牍的报道你。

19) 长期以来,澳大利亚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常常连篇累牍地讨论该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虽然定义颇多,往往莫衷一是,但是都包含着文化遗产中的社会态度。

20) 那些连篇累牍的文章读起来很让人头痛,但这本杂志里从头到尾都有非常有趣的漫画,不失为一个补偿。

连篇累牍的意思:

【解释】: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