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语文>语文知识大全>三十六计趁火打劫的故事_趁火打劫的成语故事【推荐4篇】

三十六计趁火打劫的故事_趁火打劫的成语故事【推荐4篇】

时间:

趁火打劫是指利用失火的混乱时机行劫,比喻趁人之危,从中取利,那么趁火打劫这个成语有什么故事的呢?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三十六计之趁火打劫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趁火打劫的故事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正是财动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云步,经转山洞而去。”

趁火打劫的原意是:趁人家家里失火,一片混乱,无暇自顾的时候,去抢人家的财物。乘人之危捞一把,这可是不道德的行为。此计用在军事上指的是:当敌方遇到麻烦或危难的时候,就要乘此机会进兵出击,制服对手。《孙子·始计篇》云:“乱而取之,”唐朝杜牧解释孙子此句说,“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相互争霸,战事频繁。经过长期战争,越国终因不敌吴国,只得俯首称臣。越王勾践被扣在吴国,失去行动自由。勾践立志复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表面上对吴王夫差百般逢迎,终于骗得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因国之后,勾践依然臣服吴国,年年进献财宝,麻痹夫差。而在国内则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越国几年后实力大大加强,人丁兴旺,物资丰足,人心稳定。吴王夫差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勾践的假象迷惑,不把越国放在眼里。他骄纵凶残,拒绝纳谏,杀了一代名将忠臣伍子胥,重用奸臣,堵塞言路。生活淫靡奢侈,大兴土木,搞得民穷财尽.公元前473年,吴国颗粒难收,民怨沸腾。越正勾践选中吴王夫差北上和中原诸侯在黄池会盟的时机,大举进兵吴国,吴国国内空虚,无力还击,很快就被越国击破灭亡。勾践的胜利,正是乘敌之危,就势取胜的典型战例。

三十六计的用计案例

春秋时期战例

春秋时,晋太子圉(音:与)被质于秦国多年,太子圉的母亲是梁国人,而梁国是小诸侯国。梁国国君执政不力,又不体恤民众,整天只顾修造自己的宫殿、生活极其奢侈。梁国本是个小国、穷国 ,根本经受不起国君的如此折腾,因此,民众载声怨道,为逃避过重的税赋,大批难民只得纷纷逃往秦国。秦穆公趁梁国君无道、民心已乱,派大夫百里奚等,领兵攻打梁国,趁机灭了梁国,梁国君被乱民所杀。晋太子圉见秦国灭了自己的母国,感到受了莫大的羞辱,并设法逃回到晋国。不久,晋惠公去世,太子圉即位,为晋怀公。

三国时期战例

曹操入朝总领大事之后,一日在后堂设宴,聚众谋士商议:“刘备屯兵徐州,自领州事,现在吕布又兵败投奔徐州,若二人同心引兵来犯,必是心腹之患也。诸位有何妙计啊?”荀彧献上一计称为“二虎竞食”,可令吕布与刘备厮杀。曹操依计而行,但此计被刘备识破并未得逞。荀彧又献一计:让曹操给袁术处通气,说刘备上密表,要得袁术的南郡。这次袁术中计,要引兵进攻徐州。

刘备听说袁术要来进攻,便要出城迎战。孙乾让刘备选好守城之人,刘备问关、张二人谁可守城,关羽要守城,刘备说早晚有事要和关羽商量,张飞愿意守城。刘备知道张飞的毛病,再三叮嘱他一不要喝酒,二要听人劝,还留下陈登辅助张飞。

张飞自刘备走后,一应杂事,都交与了陈登,军机大事,自己斟酌。确实好了几天。可在一次宴请官员的酒宴中,却犯了毛病,张飞告诉大家可以一醉方休,第二天各自戒酒。这也倒行,可是人家曹豹是滴酒不沾,张飞非要曹豹喝一碗,曹豹害怕,只得强饮一碗,可张飞喝多了,还让曹豹再喝一碗。曹豹说实是不能喝了,张飞说你刚才不是喝了吗。可把曹豹治坏了。还要打一百鞭,陈登劝,张飞也不听。此时曹豹如果硬挺着也就算了,他又提他的女婿吕布。这一提不要紧,张飞最看不上吕布,满腔怒火撤到了曹豹身上。

曹豹回去,恨透了张飞,连夜给吕布写信,说张飞无礼,又说刘备和关羽不在城内,张飞又喝醉了,这时占领徐州,那徐州不就属于吕布了吗。吕布大喜,连夜引兵来袭徐州。曹豹等候,开了城门,众军齐入,喊声大举,张飞醉卧府中,听得吕而杀来,急忙上马,可酒未全醒,不能力战。吕布也知张飞勇猛,也不敢往死整。张飞杀出东门,刘玄德家眷陷在府中,都顾不得了。

此战就是趁火打劫的例子,吕布在刘备手下暂时栖身,也想自己有个稳定的地盘,那么张飞给了这个机会,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战国时期战例

晋惠公先前曾许诺:他复国后答应将河西五城给秦国,可是,当他在秦国的护送下回国即位后,竟然毁约不给秦国五城。不料,晋国连续五年大闹旱灾、饥荒,晋国粮库空虚,老百姓四处逃荒。晋惠公听从了大臣们的建议,只得硬着头皮向秦穆公求援。穆公为晋侯背信弃义正恼羞成怒,不答应救援。秦大夫公孙枝进谏道:“是晋侯背约,晋国的老百姓是无辜的呀。现在正是晋国的老百姓在受灾,我们应该援助他。”,穆公听从了公孙枝的意见,答应了晋惠公的要求,解决了晋国的饥荒,受到晋国民众的感激。

第二年开始,秦国却也闹起了旱灾、饥荒,原本用来防御饥荒的国库粮食,先前都救援晋国饥荒去了,秦国民心、军心不由大乱。而晋国当年恰恰是个大丰收年,于是,穆公派人到晋国求援。晋国大夫却(音:系)芮、虢射等唆使惠公拒绝给秦国的救援,并趁秦国大闹荒灾、国情大乱之际,联合梁国去攻打秦国,必有所获。晋惠公果然背信弃义,不听良谏,却听取了虢射等人的建意见,趁秦国荒灾大举进攻之;秦国也只得率三军应战。激战中,穆公险些被晋军俘获,后来幸被山野土著人救出。由于晋军失道寡助,军心不振,并且,秦军英勇作战,其将领百里奚、公孙枝、公子絷三人足智多谋,最后,秦军取得全胜,晋惠公也被秦军俘获。只可惜,惠公本想“趁火打劫”于秦国,捞取些利益,却反遭兵败如山、自身不保,这也是他背信弃义、妄自尊大的必然结果。

清朝战例

努尔哈赤、皇太极都早有入主中原的打算,只是直到去世都未能如愿。顺帝即位时,年龄太小,只有七岁,朝廷的权力都集中在摄政王多尔兖身上。多尔兖对中原早就有攻占之意,想在他手上建立功业,已遂父兄未完成的入主中原的遗愿。他时刻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明朝的一举一动。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崇祯皇帝宵衣旰食,倒想振兴大明。可是,他猜疑成性,贤臣良将根本不能在朝廷立足,他一连更换了十几个宰相,又杀了明将袁崇焕,他的周围都是些奸邪小人,明朝崩溃大局已定。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一举攻占京城,建立了大顺王朝。可惜农民进京之后,立足未稳.首领们渐渐腐化堕落。明朝名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也被起义军将领掳去。吴三桂本是势利小人,惯于见风使舵。他看到明朝大势已去,李自成自立为大顺皇帝,本想投奔李自成巩固自己的实力。而李自成胜利之后,滋长了骄傲情绪,没把吴三桂看在眼里,抄了他的家,扣押了他的父亲,掳了他的爱妾。本来就朝三暮四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终于投靠满清,借清兵势力消灭李自成。多尔兖闻讯,欣喜若狂,认为时机成熟,可以实现多年的愿望了。这时中原内部战火纷飞,李自成江山未定,于是多尔兖迅速联合吴三桂的部队,进入山海关,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打到京城,赶走了李自成。多尔兖志得意满登上金銮宝殿,奠定了满清占领中原的基础。

商场案例

●华尔街大佬因机而发操纵美国白宫

世界商战中,趁火打劫的谈判高手当首推美国华尔街大佬摩根。

1873年,美国经济危机期间,几乎每小时都有宣布破产的消息。费城的著名投资银行杰伊库克公司也永远地关上了大门。库克因在南北战争中帮助政府出售国库券而名声大振,是投资银行家中最杰出的人物。他的破产在当时商业界不啻是一个晴天霹雳,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后来事实证明,即便当时他能渡过危机,但因其力量早已衰微,也难以应付日后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挑战。

摩根在国内外出售证券的能力举世无双。达布尼—摩根公司和在伦敦的摩根公司及巴林兄弟公司、费城的安东尼·德雷克塞尔、纽约的利瓦伊莫顿以及纽约其他几位大银行家与摩根的联合,所形成的势力与能力使他得以在1871年从库克手中夺过价值2亿美元的国库券,并把其中的大部分出售给外国投资者;1873年的上半年,摩根及其合伙人又以同样理由赢得33亿国库券的一半,并且处理得可谓得心应手。而库克在出售他那部分国库券时却困难重重,这也是库克破产的因素之一。在这场危机中,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成为美国实力最雄厚的投资银行,控制了美国政府的债券市场,同时继续向欧洲抛出优惠证券。 1884年的金融危机又进一步巩固了摩根的地位。从这时起一直到1913年去世,他一直是美国投资银行业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自1884年11月以来,美国财政部的黄金开始大量外流,市场上掀起了抢购黄金的风潮。当时有个谣言很快传遍了华尔街,说美国政府不得不放弃以黄金支付货币的做法。格罗弗·克利夫兰总统担保这不是事实,但是用抛售美国证券换回黄金的做法仍在进行,致使国库告急,落到了几乎无力偿清债务的地步。

为了救济金库空虚带来的经济恐慌,就必须立即筹集到一笔巨额资金。政府财政当局的估计至少要1亿美元。摩根已知在这股抢购黄金的风潮中,政府已到了无计可施的地步,于是他同贝尔蒙商定,由他们两家银行组成一个辛迪加,承办黄金公债,这样,他们即可解救财政部危机,又可获得高额利润。但因他们的苛刻条件美国国会并没有通过这个建议,总统也难以接受。当时的财政部长卡利史尔计划发行5000万美元的公债,其余半数委托美国国内银行存款。由于正值恐慌之际,任何市银行都自顾不暇,这位财政部长的呼吁便被理所当然地束之高阁了,于是,他又使出苦肉计,以超出面额的117点公开募集5000万美元公债,这一招打破了投资金融界的惯例,也欺骗了投资很行,并重创和惹恼了摩根。由于摩根的操纵,当这位财政部长匆匆忙忙赶赴纽约召集银行家寻求帮助时却遭到了白眼,这是因为他没有接受摩根提出的要么认购全部公债,要么完全拒绝认购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谈判条件。

出于无奈,摩根再次被总统召入白宫,互相摊牌。当摩根深知国库存金只剩下900万美元时,更是固执己见,并进而胸有成竹地说:“除了我和罗斯查尔组成辛迪加,使伦敦的黄金重新流入国内外,似乎没有第二种办法来解救陷于破产状况的国库了。现在,我手头就有一张1200万美元的支票没有兑现,若是今天将这张支票兑现了,一切就都完了,要不要我在这里拍电报,现在立刻汇到伦敦去呢?”在这种威胁下,克利夫兰总统不得不以去洗手间为名,每隔5分钟就去与正在另一室等候的财政部长卡利史尔商量对策。摩根很清楚,若不使出硬的一手来,白宫不会轻易就范。因此,在同总统面谈时,也就“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拘小节”,“单刀直入”,步步紧逼。并且吸起总统讨厌的雪茄烟,悠悠地等待着不能不做出的明智选择。

结果总统在走投无路的情形下,不得不答应摩根提出的条件,白宫在华尔街面前甘拜下风。当夜摩根即取出大量美元交给财政部,帮助财政部渡过了难关。摩根在向政府承包的公债价格与市场差价中就净赚了1200万美元,并且还安排了一项国际协议,在公债发行结束前,不用美元兑换英镑,也不购买美国的黄金,这大大冲击了《夏尔反托拉斯法案》。

企业经营者离不开谈判,而谈判的特征之一是对抗性,谈判双方都希望赢得胜利,千方百计争夺利益。谈判者要想达到预期目的,须真正了解对方的情况,否则打的就是糊涂仗。摩根与总统谈判,探知国库存款甚少,陷入危机,便趁火打劫,逼得总统不得不答应他的苛刻条件,摩根获得谈判成功,并从中赚了大钱。

亚默尔慧眼发“瘟”财

菲利浦·亚默尔是美国亚默尔肉食加工公司的老板。1975年初春的一天,他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翻阅报纸,了解当天的新闻。突然,一则几十个字的短讯,使他兴奋得差点跳起来:墨西哥发现了类似瘟疫的病例。他马上想到,如果墨西哥真的发生瘟疫,一定会从加利福尼亚州或得克萨斯州边境传染到美国来。而这两个州又是美国肉食供应的主要基地。肉类供应肯定会变得紧张,肉价一定会猛涨。

于是,亚默尔立即派家庭医生亨利赶到墨西哥探听情况。几天后,亨利发回电报,证实那里确有瘟疫,而且很厉害。亚默尔接到电报后,立即筹集全部资金,购买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的牛肉和生猪,并及时运到美国东部,储存起来备售。

不出所料,瘟疫很快蔓延到美国西部的几个州。美国政府下令:严禁一切食品从这几个州外运,当然也包括牲畜在内。于是,美国国内肉类奇缺,价格暴涨。亚默尔趁机将先前购进的牛肉和猪肉抛出。在短短几个月里,净赚了900万美元。

亚默尔慧眼独具,透过一则短讯发现了瘟疫流行的征兆,并预测到瘟疫流行给肉类市场可能带来的影响。于是他趁火打劫,预先收购牛肉和生猪。在市场奇缺、价格猛涨时售出,获得了巨大成功。

用趁火打劫造句

1. 最趁火打劫的追求人的万圣节经典短信:一个人在家呢吧,外面很黑吧,今天是万圣节知道么,万圣节就是鬼节,会有很多鬼,你怕不怕阿,我想去陪你,帮你把鬼赶走,行么?

2. 炎热时节,我愿做一个铁匠,和你的友情可趁热打铁;我愿做一个强盗,送你的快乐要趁火打劫;我愿做一个公主,给你的清凉要芭蕉扇狂舞。

3. 不拿,你说堂堂一位自以为风流潇洒仁者无敌的医生,施恩图报,未得病人答谢私自索取病人钱财,这跟趁火打劫有何分别?十分钟后。

4. 在职业学校万马奔腾的情况下,既有千里之驹,也有“害群之马”;好的学校在趁热打铁;差的学校在“趁火打劫”。

5. 但在这种情景下,执法者决不能以“法不治众”为由放弃执法,违法者也不能因此而心存侥幸“趁火打劫”。

6. 张伟清剿城中的残军,另外防止无赖趁火打劫。

7. 小恩小惠五斗折腰不三不四落魄不羁趁火打劫乘人之危顺手牵羊投章摘句买空卖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日削月?K。

8. 谁说留守是件轻松的活?妈的,这几天城里趁火打劫的,哄抢商铺,夜间溜门撬锁的每天都有几十起,真他吗的见鬼!

9. 毛泽东发动““””,林彪并非一身清白,而是起了推波助澜、趁火打劫的作用。

10. 趁人之危!趁火打劫!枉我还准备把你当成心目中的女神来追求!你还我一颗破碎的心!

11. 但是现在,鲁能亚冠未能出线,在中超联赛中也刚刚经历了“三连败”,说怪话的、泼冷水的、看笑话的、扇风点火的、趁火打劫的……全来了。

12. 傻子都清楚这是宋哲元这个老狐狸,还有他手下那帮大小狐狸在对日伪趁火打劫。

13. 江府那边抓了六十多个趁火打劫的混混,衙门已经把安民告示都贴出来了,看了大半天热闹的老百姓也就跟着散了,然后回家吃饭去了。

14. 运瓜车侧翻,司机受伤严重,没成想这个时候居然有人“趁火打劫”,然则贪心不足蛇吞象,偷鸡不成蚀把米。

15. 湘军攻下太平天国政权中心天京以后,很多军人因为获得了胜利,而有了骄傲的心态,更多的人趁火打劫,搜刮民脂民膏,中饱私囊。

16. 如果几个月前,的确像你说得这样,那芝麻李不过是借了反贼刘福通的势,趁火打劫而已。

17. 趁火打劫的坏人,焚毁了万卷楼。

18. 如果英军得胜,他们就趁火打劫,攻下张家口,直逼北京城;如果英军败退,他们还可以从容撤退而不受挂累。

19. 然而,此时的局势已经不是任何人可以控制的了,连路过的,看热闹的,趁火打劫的,想捞稻草的,纷纷都卷了进来,PK的人数不见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20. 人家有难你不去帮助,反而趁火打劫,真不道德。

21. 英国政府趁火打劫,要求回报。

22. 这帮投机分子故意抬高物价,就是为了把市场搅乱,好从中渔利,趁火打劫。

23. 她丈夫终因久病不治,丢下她们母女俩走上了黄泉路。债主趁火打劫,要抓她们去抵债。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三十六计的用计案例相关内容

#p#副标题#e#

趁火打劫的解析

趁火打劫chènhuǒdǎjié

[释义]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语出] 清·颐琐《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

[正音] 劫;不能读作“qiè”。

[辨形] 趁;不能写作“称”。

[近义] 浑水摸鱼 顺手牵羊 打家劫舍

[反义] 扶危济贫 除暴安良

[用法] 含贬义。用于趁别人有危险的时候去捞好处。一般作谓语。

[结构] 偏正式。

[辨析] ~和“浑水摸鱼”都含有“趁混乱时机捞一把”的意义。但~语义重;含有“乘人之危”的意思;“浑水摸鱼”有时指故意制造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