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知识>生活百科>安全知识>逃生急救知识>生活应急和急救常识实用2篇

生活应急和急救常识实用2篇

时间:

在突发事件生活必需品应急保障工作中开展责任管理与评估,对提高我国的应急保障水平有重要意义。下面就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生活应急和急救常识方面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生活急救常识

1、异物入眼

任何细小的物体或液体,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涤剂进入眼中,都会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损伤眼角膜。

急救办法:首先是用力且频繁地眨眼,用泪水将异物冲刷出去。如果不奏效,就将眼皮捏起,然后在水龙头下冲洗眼睛。注意一定要将隐形眼镜摘掉。

绝对禁止:不能揉眼睛,无论多么细小的异物都会划伤眼角膜并导致感染。如果异物进入眼部较深的位置,那么务必立即就医,请医生来处理。

亮警报:如果是腐蚀性液体溅入眼中,必须马上去医院进行诊治;倘若经过自我处理后眼部仍旧不适,出现灼烧、水肿或是视力模糊的情况,也需要请医生借助专业仪器来治疗,切不可鲁莽行事。

2、扭伤

当关节周围的韧带被拉伸得过于严重,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就会发生扭伤,扭伤通常还伴随着青紫与水肿。

急救办法:在扭伤发生的24小时之内,尽量做到每隔一小时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时。将受伤处用弹性压缩绷带包好,并将受伤部位垫高。24小时之后,开始给患处换为热敷,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流通。

绝对禁止:不能随意活动受伤的关节,否则容易造成韧带撕裂,恢复起来相对比较困难。

亮警报:如果经过几日的自我治疗和休息之后,患处仍旧疼痛且行动不便,那么有可能是骨折、肌肉拉伤或者韧带断裂,需要立即到医院就医。

3、流鼻血

鼻子流血是由于鼻腔中的血管破裂造成的,鼻部的血管都很脆弱,因此流鼻血也是比较常见的小意外。

急救办法:身体微微前倾,并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软骨部位,持续约5-15分钟。如果有条件的话,放一个小冰袋在鼻梁上也有迅速止血的效果。

绝对禁止:用力将头向后仰起的姿势会使鼻血流进口中,慌乱中势必还会有一部分血液被吸进肺里,这样做既不安全也不卫生。

亮警报:如果鼻血持续流上20分钟仍旧止不住的话,患者应该马上去医院求助于医生。如果流鼻血的次数过于频繁且毫无原因,或是伴随着头疼、耳鸣、视力下降以及眩晕等其他症状,那么也务必去医院诊治,因为这有可能是大脑受到了震荡或是重创。

4、烫伤

烫伤分为三级:一级烫伤会造成皮肤发红有刺痛感;二级烫伤发生后会看到明显的水泡;三级烫伤则会导致皮肤破溃变黑。

急救办法:一旦发生烫伤后,立即将被烫部位放置在流动的水下冲洗或是用凉毛巾冷敷,如果烫伤面积较大,伤者应该将整个身体浸泡在放满冷水的浴缸中。可以将纱布或是绷带松松地缠绕在烫伤处以保护伤口。

绝对禁止:不能采用冰敷的方式治疗烫伤,冰会损伤已经破损的皮肤导致伤口恶化。不要弄破水泡,否则会留下疤痕。也不要随便将抗生素药膏或油脂涂抹在伤口处,这些黏糊糊的物质很容易沾染脏东西。

亮警报:三级烫伤、触电灼伤以及被化学品烧伤务必到医院就医。另外,如果病人出现咳嗽、眼睛流泪或者呼吸困难,则需要专业医生的帮助。二级烫伤如果面积大于手掌的话,患者也应去医院看看,专业的处理方式可以避免留下疤痕。

看过“生活应急和急救常识”

生活应急注意事项

怎样拔打急救电话?

拔打急救电话时,要注意保持镇静,讲话要清楚,一定要告诉对方,您这里发生了什么情况,如:

1、出了什么事故,几人受伤或者什么病?目前有什么症状?

2、出事地点、地点周围的醒目标记,必要时派人到路口迎接。

3、如果有时间,还可以报告目前已经进行了什么样的紧急处理,也可以经电话请教处理方法并实施。

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医院就诊预约、健康咨询等。

110:报警电话,说明自己的具体位置、作案人特征及逃逸方向等。

119:火警电话,说明起火场所及燃烧物品,火场内是否有被困人员等。

120:救护电话,说明病人位置和症状等。

发生火灾,如何逃生?

1、保持冷静,先观察火势,再选择逃生方式。

2、选择安全出口,有序逃生,避免拥挤。

3、逃生时,要用水浇湿衣服或毛巾,捂住口鼻,采用低姿行走,逃离火灾现场。

4、若逃生路线被火封锁,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不断向门窗浇水,并发出求救信号,千万不要盲止跳楼。

5、若身上已经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6、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不要使用电梯逃生。

发生燃气泄漏,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1、检查燃气具开关是否关闭,并关掉燃气总阀门熄灭火种,打开所有门窗,让燃气消散。

2、切勿启动任何电器开关(如开灯或关灯),也不在燃气泄漏区域使用电话及门铃。

3、若燃气炉具已经全部关闭,仍有燃气气味,应立即到室外无燃气气味的地方打电话,通知维修。

4、特别提示:老人记忆力差,使用燃气时,尤其需要注意安全。

地震发生时,如何避险?

1、室内避险

(1)选择承重墙角地带,迅速蹲下。

(2)习题躲进小开间,如厕所、储物室等相对安全的地带。

(3)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躲避不结实的家具等。

(4)注意保护头部。

(5)如果被埋压住,要保持平衡心态,用敲击等方式求救,保存体力。

(6)在可活动空间里,设法寻找可用食品和水。

2、室外避险

(1)选择相对空旷地带或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2)远离高楼、桥梁、广告牌、海滨等。

(3)不要盲目随人流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