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资讯>教育>江苏要求课间10分钟“清空教室”怎么回事(汇编五篇)

江苏要求课间10分钟“清空教室”怎么回事(汇编五篇)

时间:

江苏要求课间10分钟“清空教室”是怎么回事

关于江苏要求课间十分钟“清空教室”。其中,新规定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按时下课,不拖堂,保障学生课间10分钟休息时间。这一新规定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课间10分钟可以做哪些运动

快走:快走是一种简单、易行且有助于调节身体机动的运动。在课间10分钟内,可以在教学楼外或教室内走动,活动一下筋骨。

深蹲:深蹲不仅可以锻炼腿部肌肉,还能增强心肺功能。在课间10分钟内,可以尝试进行2~3组深蹲,每组10~15个。

拉伸:在课间10分钟内,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和拉伸运动,如伸展手臂、旋转颈部、弯腰伸展腰部等。

跳跳绳:跳跳绳是一种非常适合在课间进行的运动,可以有效提高心肺功能和协调能力。可以进行单脚跳、双脚跳或小组跳等多种方式。

做做小哑铃操:可以准备一个小哑铃,在课间进行一些简单的哑铃操,如举起、放下、旋转等动作,可以锻炼手臂和肩部肌肉。

踢毽子:踢毽子是一种传统且有趣的运动,可以有效锻炼腿部和腹部肌肉,同时也能提高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可以与同学一起进行。

转呼啦圈:转呼啦圈可以锻炼腰部和腹部肌肉,同时也能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可以在课间进行1~2组,每组5~10分钟。

为什么学校会有课间十分钟

一、课间可以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课间十分钟学生可以解除疲劳紧张,放松心情,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就是说,学生在课间能否得到身心的轻松,是提高下一节课的听课质量和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

二、短暂的课间十分钟,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增进感情。

三、课间也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使学生能够放松心情,解决一些吃喝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下节课的上课效率。

课间10分钟能干什么

休息和放松:利用课间10分钟,你可以简单地放松一下,如闭目养神、做深呼吸、伸展身体等,有助于缓解疲劳和紧张情绪。

社交和交流:你可以利用这个时间与同学、老师或其他人进行交流和社交。可以聊聊天、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情,或者讨论课程内容等。

完成作业或预习:如果你有作业或需要预习课程,可以利用课间10分钟来完成一些任务。例如,阅读课本、做练习题或查找资料等。

运动和活动:你可以在课间10分钟内进行一些简单的身体活动,如散步、慢跑、做一些简单的体操等。这有助于放松身体,提高下一节课的效率。

喝水和补充营养:利用课间10分钟,你可以喝水、吃一些水果或补充一些健康的零食,以保持身体健康。

放松眼睛和耳朵:如果你在上一节课中使用了电脑或平板电脑等设备,可以利用课间10分钟来放松眼睛,如远望窗外或闭目休息;也可以放松耳朵,如听一些轻柔的音乐或远离嘈杂的环境。

准备下一节课:利用课间10分钟,你可以简单地准备下一节课的用品,如拿出课本、整理桌面、准备文具等。

总之,课间10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不仅可以放松身心,提高下一节课的效率,还可以促进社交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江苏要求课间10分钟“清空教室”是怎么回事

青少年近视呈早发、高发态势,已成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突出问题。

记者注意到,江苏省教育厅近日下发《关于印发江苏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责任清单(试行)的通知》(简称《通知》),明确了教育局局长、学校校长、任课老师、家长等八类人群的近视防控责任,要求班主任、任课教师按时下课、不拖堂,保障学生课间10分钟休息时间。

上述《通知》要求,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局局长牵头做好本地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2024年至2030年间,实现本地区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总体近视率每年下降1%以上。

各地校长(园长)要严格落实校内1小时日间户外活动要求,提倡中小学生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身体活动,开足开齐体育课程,倡导在户外上体育课,上下午各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强调户外活动,不拘泥于活动形式和内容,可将部分室内课程,如班会课等放至户外进行。

要认真落实每年1次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年4次视力监测制度(至少2次屈光度检查),建立学生视力档案,做到一人一档,视力异常的学生要在家长陪同下尽早到正规眼科医疗机构复诊,复诊结果计入学生视力档案。

班主任要督促任课教师按时下课,不拖堂、不利用各种方式占用学生课间休息时间,统筹各学科课外作业量。督促学生每天规范做好2次眼保健操,课间10分钟走出教室,做到“轻眼课间10分钟”“清空教室”,到室外活动放松身心、远眺。

任课老师还要控制多媒体设备教学使用时间,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

如何科学利用课间十分钟

1、将课间十分钟分成“3-4-3”三个阶段,做到科学利用这十分钟。

2、前3分钟回味一下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总结,如果有不懂的疑难问题,最好现场向老师询问,力争当场解决。

3、后3分钟,为下节课准备阶段,学生要提前进入教室,备好文具,这样既有备无患,给自己一份好心情,又可使老师的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同时它还能使学生养成科学学习、科学用脑的好习惯,为提高学业成绩、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4、中间4分钟才是活动的重点。由于此时教室经过40分钟的洗礼,空气污浊不堪,且大脑经过一轮“轰炸”,已显得十分疲惫,这时走出教室,活动活动身心,显得十分重要。可以适当参加一些小范围的放松活动,以备进入下一个兴奋区域。课间活动的内容很多,如散步、跳皮筋、踢毽子、跳绳、游戏、打羽毛球等等。但是,不要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更不能在教室内追逐打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