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资讯>学习资讯>两优一先个人事迹材料3篇

两优一先个人事迹材料3篇

时间:

两优一先,是指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评选表彰出的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也有时候在团组织中指: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先进团组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两优一先个人事迹材料。欢迎借鉴。

两优一先个人事迹材料1

张慧洁同志工作上勇于担当,善于学习,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乐于奉献,得到同事和领导的一直好评。

在院三维协同设计的普及初期,她承担了院首个异型建筑体的三维协同设计工作。为三维设计的实践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并积极推进和带动同事学习、使用协同设计软件。在院三维设计大赛中,她主持的参赛项目获得了团体一等奖的佳绩,同时她参与的项目也获得了团体二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

在与国际项目的配合中,她乐于学习,主动改变传统设计语言,尽力配合国外监理的读图习惯,得到CPT的认可和好评。

在院庆活动中,她积极投身到协助相关部门整理院历史资料、修订院庆宣传册、宣传片、院文化建设和院庆庆典活方案等工作中,为院庆活动出谋划策,得到了相关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张慧洁同志与同事相处融洽,工作态度热情、执着,是一位争先创优的优秀党员。

两优一先个人事迹材料2

肖庆华同志担任工程检测中心结构室专业室主任,从事公司工程监测业务。从业十余年来,该同志一直勇于承担重大复杂的监测项目,先后负责实施了申崇隧桥T3标工程监测、青草沙水库工程监测、东风西沙水库工程监测、宁波甬新和铜盆浦泵站工程监测等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工程现场,带头实干,刻苦钻研,发挥了党员同志应有的带头模范作用。

一、带头实干,全心投入

2004年5月苏州河河口水闸工程投入建设,该工程为上海市重点工程,检测中心承担了安全监测工作。作为项目组的主要成员,肖庆华同志从现场设备埋设安装、维护、自动化调试,到数据采集分析、资料整理等各项工作,事事全身心投入。由于土建施工难度大,给现场仪器安装工作带来了诸多问题。面对困难,他总是积极主动去想办法、查资料、请教专家,不等不靠,再苦再累也和外聘工人一起干,光是通信电缆修复就达数十次,每次都要抢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钻到钢筋笼底下去修复,为确保信号正常,他坚持自己动手,细致认真的工作保证了仪器有较高的存活率,得到其他参建单位的赞赏,也得到管理单位的信任,现已将该工程后续的设备维护及资料分析工作继续委托给我院。

2008年初,青草沙水库的安全监测工作正式开始进行。为便于工作安排,检测中心驻长兴岛各项目组进行了整合,组成了以青草沙工程为主,兼顾长兴岛、崇明岛及横沙岛各工程项目的青草沙安全监测项目部。肖庆华同志作为项目主要成员,全面参与青草沙水库安全监测的现场工作,同时还负责其它各项工程的工作,其中包括上海崇明长江隧桥工程通风井监测及结构健康监测、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项目长江原水过江管长兴岛工作井安全监测、长兴岛电厂圩允许越浪研究原型观测等重点工程项目,以及崇明岛、横沙岛等地的多座水闸安全监测工作。面对繁杂的工作任务,责任和压力可想而知,没有兢兢业业尽心尽责的态度,没有务实肯干、刻苦钻研的精神,是完不成这些任务的。数年来,肖庆华同志长期以工程现场为家,为科研所在本区域的工作业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近年来,检测中心参与了多项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这些项目或工程复杂,或技术难度大,或在摸索中尝试;检测中心职工一直发挥敢于拼搏、刻苦钻研的精神,为这些项目的实施交上了满意的答卷,肖庆华同志就是他们中间的优秀代表。

二、兢兢业业,尽心尽责

2006年到2008年,肖庆华同志负责了国家重大工程上海崇明长江隧桥工程长兴岛岸边段T3标工程和青草沙长江原水过江管长兴岛工作井安全监测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肖庆华同志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主动开展工作,以身作则,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保证安全监测数据的准确与及时,尤其是工作井基坑开挖到底的关键时刻,监测发现深基坑地连墙变形较大、导致基坑钢支撑受力超过设计值,并发生失稳迹象。凭借真实可靠的数据及分析,相关方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保证了工程的安全进行。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项目长江原水过江管长兴岛工作井基坑开挖深度达39.5m,为超深基坑,安全监测责任重大,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肖庆华同志始终本着为工程安全负责的态度,精心组织实施基坑的安全监测工作,及时提交监测数据,有力地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在基坑底板浇筑后发生了坑底突涌事故期间,他组织项目组成员进行应急抢险工作,带队进行24h的连续跟踪监测,为工程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提供第一手实测资料,确保了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安全。

2012年4月,青草沙水库工程工作接近尾声,上海崇明东风西沙水库项目实施到了关键节点,肖庆华同志又主动申请派驻现场,带领现场同事们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合同工作任务并通过验收。2012年年底,上海院承接了浙江宁波市甬新和铜盆浦两座泵闸的施工设计总承包项目,时间节点紧迫,春节不停工,肖庆华同志也是毫无怨言地选择现场值守,带领监测室的年轻同志们积极有效的实施作业。

三、关心他人,服务群众。

在工作之余,他一直主动关心他人,团结群众。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在工地现场积极响应院赈灾救助活动,带头并组织项目组进行捐款,同时带动号召大家报名参加义务献血活动。2009年,青草沙项目组的外聘职工魏华东同志的爱人重病,经济困难,肖庆华同志了解情况后,自己给予帮助的同时,还带动组织项目组现场的同志们捐款接济。在他的带动和组织下,检测中心其他同志了解情况后纷纷进行捐助。

肖庆华同志就是这样一名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勇挑重担、刻苦钻研,在生活中以身作则、团结群众、甘于奉献的青年党员骨干,发挥了一个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p#副标题#e#

两优一先个人事迹材料3

陈江海2009年4月从河海大学毕业进入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主要从事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工作。在工作中始终严于律己、乐于奉献,工作严谨、用于创新,出色完成了各项科研和生产任务,获得了同事及党员的一致好评,是青年员工中的标兵和楷模。

陈江海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工作,作为技术骨干先后参加了青草沙水源地污染通量与控制、长江口水源地水质预警和水库藻类预防控制技术研究、长江口青草沙水库及取输水泵闸工程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崇明岛东风西沙水源地水质预警与防控关键技术研究等水利部、上海市科委科研项目,为提升我院的科技水平和保持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领先地位做出了贡献。陈江海先后参与了 “太湖流域总体方案修编”,“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等流域重大水利规划工作,作为技术负责人核算了太湖、千岛湖、淀山湖、滴水湖以及太湖流域380个重要水功能区水体的环境容量工作,为流域的各项规划的编制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制了新跨太平洋(NCP)国际海底光缆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国家级海洋环评工作。

陈江海还积极跟踪行业发展方向,积极参与了海绵城市规划、区域生态需水研究等前沿工作、在已有的水动力水质模型基础上,先后开发了生态、波浪、水温等数字模拟技术,不断开拓研究领域,抢占先机,为我院开拓相关领域的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多年来,陈江海同志在一线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勇于创新,先后获得上海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1次经考核为优秀员工。在国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8篇高水平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