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知识百科>艾蒿怎么吃好(十篇)

艾蒿怎么吃好(十篇)

时间:
艾蒿,别名:艾、冰台、医草、灸草、蕲艾、黄草、家艾、甜艾、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莲头、阿及艾。即可食用,也为药用。某些地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鲜嫩的艾草叶子和芽,作蔬菜食用。艾蒿也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等功效。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它的功效与作用吧。

篇1:艾蒿是什么东西?艾蒿是艾草吗

总是听别人说什么艾蒿,那么艾蒿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艾蒿是否就是艾草呢?针对这个问题下面我们来介绍下吧!

艾蒿是什么东西

艾蒿就是艾草

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芦蒿,根性凉、味甘,叶性平、味甘,有利膈、开胃行水、解毒等功效.主要以鲜嫩茎秆作蔬菜用,清香,脆嫩可口、营养丰富.用百果心,采用枣子去核切成细粒,加白糖、玫瑰花、松仁配合;另一种是豆沙心.在这两种馅心做成的团子中嵌一小块水晶般的猪油,这样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压舌生香,其味醇美.从此正仪青团子的色、香、味胜过苏州黄天源、上海沈大成而闻名于江浙一带.

艾蒿能吃吗

1、艾蒿能吃需量少

艾草也被称为是艾蒿,用艾叶做原料的风味小吃,有清明果、清明团子等等,端午过后也有用艾蒿煮鸡蛋的风俗吃法,不过前者是在艾蒿嫩叶较多,药性很低的时期采摘食用,而后者则并没有直接食用艾蒿,也得用嫩叶部分,艾叶参与鸡蛋煮制,却并非直接食用,这是因为成熟的艾蒿药性较强,食用这种艾蒿对人体也具有毒副作用,艾蒿在做成食品时主要以添加、辅助为主,而非主食.2、嫩尖能吃老不吃

艾蒿作为蒿属植物,富含挥发油成分,其中有种成分叫作侧柏酮成分被确认有明确的肝毒、神经毒性,干艾草食用的中毒剂量为十八到四十五克,湿艾蒿食用相对安全很多,最嫩的艾草尖才是适合食用的部分,而端午过后许多艾蒿都已经老了,是不能食用的,清明时有用艾蒿做食材,也是因为这个时候的艾蒿比较嫩,药性不大,有一定的可食用价值.3、做法及注意事项

用做食材的蒿类食物,通常有蒿子、青蒿、白蒿、香蒿、艾蒿、茼蒿这几种,其中作为药材被广泛利用的艾草,在民间有做成汤、茶、粥、点心等方法,也可以作为辅助作用来包饺子、煮鸡蛋、煲鸡汤等,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但还是得注意艾草一定要吃新鲜的嫩尖、嫩叶,老艾草可以晒干泡澡、熏蒸使用,不可食用.

艾叶的营养价值

1、本品捣烂如绒,制成艾卷、艾柱,可做灸法之用.

2、口服大量艾叶制剂后,约半小时即出现中毒症状:喉干口渴,胃肠不适,恶心,呕吐,继而全身无力,头晕耳鸣,四肢震颤乃至痉挛(中枢神经系统高度兴奋引起),痉挛发作后全身肌肉弛缓,缺乏张力,甚至瘫痪.由于神经反射及血管本身受损,可招致子宫充血、出血,孕妇甚至流产.亦可引起肝细胞代谢障碍,而致中毒性黄疸和肝炎.由于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痊愈后亦常有健忘,幻觉等后遗症.慢性中毒者则有感觉过敏、共济失调、幻想、神经炎、癫痫样痉挛等症状出现.

3、如遇口服中毒者,首先清洗胃肠道,用骨炭粉吸收,并置病人于安静及光线较暗之房内,避免外来刺激,给予镇静剂,保护肝脏机能,以及其他一般内科常规对症治疗.艾叶的食用效果

散寒止痛温经止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

篇2:艾蒿的功效与作用 艾蒿的适用人群

核心功效

温经止血、抗菌、明目

艾蒿简介

艾蒿,又称艾叶草、艾草,是我国南方普遍都有的一种植物。艾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功效作用

1、温经止血,艾蒿入肝脾经、肝藏血、脾统血,则其辛行气血、温通散寒、苦可坚阴,能暖气血而温经脉,具有温经止血之功,故可用治虚寒性等多种出血病证。

2、抗菌,艾蒿中含有的丰富的味辛的成分将拥有很好的抑制和杀菌作用。

3、明目,艾蒿中含有的丰富的维生素A,可以促进视紫红质的合成和转化,具有增强视力的作用,还可以预防夜盲症的产生。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适宜。

禁忌人群

阴虚血热者。

不宜同食

无特殊同食禁忌。

食用方法

1、艾蒿蒸蛋糕

鸡蛋打入面粉盆中,将处理好的艾蒿剁成泥,加入深盆中,加入适量的牛奶,慢慢搅匀。然后放温暖湿润处进行发酵,至明显有气泡。接着倒入一个大圆盘中,入蒸锅开水上锅蒸约20分钟就可以了。

2、艾蒿煮鸡蛋

艾蒿洗净后用手揉搓挤去涩水,锅内倒入适量油,油烧热后打入讲个鸡蛋煎熟备用。锅内加入两碗清水,煮沸后放入煎蛋、红萝卜和艾蒿,煮五分钟后放盐调味。揉搓艾蒿后要把涩水洗净才不会苦,注意盐少放,味道才更好。

篇3:青蒿是艾蒿吗

青蒿不是艾蒿。

很多人认为青蒿就是艾蒿,其实并不是的,如果仔细观察的话还是很好分辨的,我们可以从叶子的形态、植株高度以及蒿草的味道来区分,从叶子的形态来说,青蒿的叶子比较小,呈狭长形,边缘有锯齿纹路,而艾蒿的叶子宽且肥大,叶片表面呈灰绿色;青蒿植株高度要比艾蒿的植株高度矮一些;青蒿会有一股草的青味,还有的会带点淡淡的臭味;艾蒿散发出一股特殊的清香味。

青蒿是菊科、蒿属下的一种植物,花果期是六月到九月,分布区域较为广泛,分布在中国、缅甸、日本、印度的北部、朝鲜等地,一般生长在海拔低且湿润的河岸边沙地、林缘、路旁等。艾蒿指的是艾,它的花果期是七月到十月,分布在朝鲜、俄罗斯、蒙古以及中国;分布较为广泛,在中国除了高寒地区以及极干旱地区之外,几乎遍布中国。

篇4:艾叶是艾蒿吗?艾叶是什么样的

艾蒿一般可以食用的新鲜艾草,而艾叶一般药用最为多。那么,艾叶是艾蒿吗?艾叶是什么样的?

艾叶是艾蒿吗

艾蒿一般指艾草。

艾草(学名:ArtemisiaargyiH.Lév.&Vaniot),别名:萧茅、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茎单生或少数,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头状花序椭圆形,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花药狭线形,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9-10月。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

艾叶是艾蒿的常用药用部分,具有温经止血、调经止痛的作用。全草常用于艾灸。

艾叶是什么样的

艾叶,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argyiLevl.etVant.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本品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炮制方法

1、艾叶: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

2、醋艾炭:取净艾叶,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喷醋,炒干,取出凉透。每100kg艾叶,用醋15kg。成品为焦黑色不规则的碎片,可见细条状叶柄,具醋香气。

主治

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用法用量

煎服,3~9g,或入丸、散;或捣汁。外用适量,供灸治或熏洗用。

篇5:艾蒿的功效与作用

艾蒿,别名:艾、冰台、医草、灸草、蕲艾、黄草、家艾、甜艾、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莲头、阿及艾。即可食用,也为药用。某些地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鲜嫩的艾草叶子和芽,作蔬菜食用。艾蒿也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等功效。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它的功效与作用吧。

艾蒿的作用: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现在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

一般用于针灸术的“灸”。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个部分。“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熏、烫穴道,穴道受热固然有刺激,但并不是任何纸或草点燃了都能作为“灸”使用。艾草的气味肯定也同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中国民间用拔火罐的方法治疗风湿病时,以艾草作为燃料效果更佳。

用三到五根艾蒿作为一股,三股交错拧成直径5到8厘米,长约两米的艾绳。挂起,晾干备用。驱蚁时将已经晾干的艾绳悬挂于室内,点燃接近于地面的一端并熄灭火焰,只留碳火,生烟。室内蚊虫会被驱除。两米长的艾绳一般可燃烧驱蚁6小时。艾绳驱蚁时一定要注意室内通风,并注意防火。

艾蒿的功效:

艾蒿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全草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 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因它可削冰令圆,又可炙百病,为医家最常用之药。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艾蒿含17种已知化合物,并且挥发油含量、总黄酮含量、燃烧发热量等明显优于其它地区所产艾叶。蕲艾油有明显的平喘、镇咳、祛痰及清炎作用。在夏季时节,晚上可以将干枯的艾草点燃,有驱蚊的效果。在秦岭南部一些养蜜蜂的农户家里,经常用干枯的艾草熏蜜蜂的蜂笼,这样可以驱赶害虫,干净蜜蜂的巢穴。

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干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归经:入脾、肝、肾。

功效: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

篇6:老人脚扭伤可以用艾蒿水洗吗

日常生活,老人容易出现一些健康问题。所以平时应该多积累一些健康常识,你知道老人扭伤怎么办嘛?很多老人有用中草药泡脚的习惯,老人脚扭伤可以用艾蒿水洗吗?下面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中医认为,足部是人体经络的集中处。脏腑的病变可通过经络互相影响,而通过疏通经络气血,又可以达到治疗脏腑病变的效果。泡脚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用艾叶泡脚,又可以充分利用艾叶的药物功效。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艾蒿水的功效:

1、抗菌及抗病毒的作用。干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此外,艾蒿还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驱寒止血。艾蒿是一种性温之物,并且本身带有苦味。可以起到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3、具有镇静功能和护肝利胆的作用。艾蒿做成的“艾蒿汤”、“艾蒿水”等,可以起到护肝利胆的作用。用艾蒿泡脚还可以疏通经络,对肝胆也有好处。

4、可驱赶蚊虫。艾蒿里面含有一种特别的香味,这种香味可以起到驱赶蚊虫的作用。在皮肤上抹上艾蒿水,蚊虫就不敢靠近了。

但艾叶泡脚,也不能经常泡,因为艾叶泡脚能将虚火、寒火往下引,就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两亏,供血不足,反而会引起头晕、头痛,及情绪上的变化等。

对于身体寒湿重的病人,可以每周用艾叶水泡一次脚,在泡艾叶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即可驱寒又不至泻气。

但有些人身体非常虚弱,吃了一些补益身体的食物就会牙痛、口腔溃疡等,像这样的情况,可以等上火了再用艾叶水泡脚,没火时可继续食补,并每天坚持用温水泡脚,注意误食寒凉食物,防止寒湿侵入,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再吃补益的食物身体也不容易上火了,而且体质会慢慢地增强。

综上所述,艾蒿水对老人脚扭伤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一定要根据老人的体质具体判断是否适合用艾蒿水洗脚。想要了解更多老人居家安全小知识,请继续关注。

篇7:艾蒿和豚草的区别是什么?二者如何区分?

1、艾蒿与豚草的属不同:艾蒿是蒿属,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豚草是豚草属,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2、艾蒿与豚草的形态特征不同:艾蒿高80-150厘米,有浓烈香气,叶片较厚,叶片两面有灰色绒毛,茎上部叶呈椭圆形,披针形,茎下部叶片呈近圆形,花序呈穗状;豚草比前者矮一些,上部叶互生,没有叶柄,下部叶生长对称,叶片呈长圆形和倒披针形。

3、艾蒿与豚草的生长习性不同:艾蒿耐寒耐旱,喜温暖、湿润,在潮湿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适宜温度24-30℃;豚草喜湿怕旱,抗寒性较强,在潮湿处的豚草生长繁茂,适宜温度10-12℃。

4、艾蒿与豚草的价值作用不同:艾蒿药用可止血、治虚寒,可做杀虫剂和烟熏消毒剂,艾粉还可用作畜禽饲料添加剂和植物染料,蒿的嫩芽幼苗还可供人食用;豚草是危害性物种,它会破坏生态造成农业减产,花粉会引起人体过敏,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篇8:艾蒿是什么

艾蒿又称为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植株有浓烈香气,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等地,主要分部于亚洲东部,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以及陕西及甘肃等均有分布。

在中国南方传统食品中,有一种糍粑就是用艾蒿作为主要原料做成的,每逢立春时分,赣州客家人有采集艾蒿做成艾米果的习俗。

艾蒿具有特殊的馨香味,做成馨香枕头,还有安眠助睡解乏的功效,将艾蒿做成美食,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篇9:艾蒿叶能治小孩湿疹吗

艾蒿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不仅可以用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而且还可以做成吃食进行食用。艾蒿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功效,那么艾蒿叶能治小孩湿疹吗?儿童湿疹的食疗方法都有哪些呢?下面就来讲讲相关的儿童疾病安全小知识。

熟悉艾蒿的人应该很清楚,艾蒿有很多的功效。而艾蒿经常被人们制成艾蒿水,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功效,食用起来也更加方便。很多家长可能都会知道一种土偏方,就是用艾蒿水帮助小孩治疗湿疹。那么,到底艾蒿水能不能治疗湿疹呢?

艾蒿确实具有祛湿的功效,但对治疗湿疹并没有非常明显的效果。首先,每个小孩的体质都不一样,因此引起湿疹的原因也有很多种,所以当小孩长湿疹的时候,家长应该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不是使用艾蒿水来治疗。只有明确引起湿疹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治疗湿疹。

艾蒿水与艾蒿一样,有多种功效。但需要正确食用艾蒿水,下面我们介绍一下艾蒿水的功效:

1、抗菌及抗病毒的作用。干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此外,艾蒿还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驱寒止血。艾蒿是一种性温之物,并且本身带有苦味。可以起到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3、具有镇静功能和护肝利胆的作用。艾蒿做成的“艾蒿汤”、“艾蒿水”等,可以起到护肝利胆的作用。用艾蒿泡脚还可以疏通经络,对肝胆也有好处。

4、可驱赶蚊虫。艾蒿里面含有一种特别的香味,这种香味可以起到驱赶蚊虫的作用。在皮肤上抹上艾蒿水,蚊虫就不敢靠近了。

此外,也有很多家长平时都会用艾蒿煮水给小孩洗澡,以此寓意平平安安。艾蒿水有消毒杀菌的功能,但是也不能经常给小朋友用艾蒿水洗澡。再者,要明确小朋友有没有对艾蒿有过敏现象。

篇10:艾蒿能吃吗?艾蒿能做菜吃吗

小小一片艾草,春季鲜嫩可以当作菜肴,五月午艾成为艾灸养生的上品,当新艾存储3-5年陈艾治病保健疗效最佳。那么,春季里的艾蒿能吃吗?艾蒿能做菜吃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艾蒿能吃吗

艾蒿不仅有很好的药用,也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在中国南方传统食品中,有一种糍粑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原料做成的。

艾蒿能做菜吃吗

艾蒿的传统吃法:做成糍粑。用清明前后鲜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馅料(部分地区会加上绿豆蓉),再将之蒸熟即可。

在广东东江流域,当地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鲜嫩的艾草叶子和芽,作蔬菜食用。

每逢立春时分赣州客家人有采集艾草做成艾米果的习俗。艾米果的形状与饺子有点像,但体积更大内有馅,美味可中可当主食。

艾蒿的常见吃法

艾草又名香艾、蕲艾、艾蒿,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是一种妇科良药。现正是艾草上市的时候,艾草可做艾糍点心,加工成各种菜式和药膳。

艾草饼

母鸡艾叶汤

做法:老母鸡1只,艾叶15克。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起煮汤,分2~3次食用。月经期连服2~3剂。

作用:补气摄血,健脾宁心;适用于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少腹冷痛等。

艾叶甜汤

做法:艾叶15克,白糖20克,共煮汤饮用。

作用:经来烦燥,尿赤灼痛,口干口苦,喜冷水,便秘难下,舌红苔黄,脉数无力。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艾叶饼子

做法:将五月艾叶打成浆,再用糯米粉做成一个个艾叶饼,口感上有很香浓的艾叶香,并有少许的艾叶苦味,吃后齿颊留香。

作用:有美容功能,是客家妇女坐月子必吃的点心,还可治感冒。

艾叶阿胶粥

做法:阿胶20克,干艾叶10克,红糖1大匙。干艾叶先以3碗清水煎煮20分钟,倒出药汁。将阿胶捣碎,加入药汁中煮至完全溶解(边煮边搅),加红糖拌匀。月经期间经量过多时服用。每日2次。

作用: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适用于痛经、小腹冷痛的调理。汉方把艾叶当作止血剂,其能缩短出血、凝血的时间,喝艾叶汁可改善月经量过多或经期过长。阿胶所含的胶蛋白,能帮助血液凝固,故有止血作用;同时又可以加速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增长,也有养血的功效。阿胶滋阴补虚、益肺,常用于功能失调型的子宫出血、血虚等症状。适用血虚体质者。注意,吃太多有的人会腹泻、胀气。

艾叶煎鸡蛋

做法:艾叶洗净后剁碎,加入鸡蛋搅匀,加入盐、胡椒粉,锅热加油,煎熟即可。

作用:令人开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