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知识百科>纵观云计算市场的现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汇集5篇】

纵观云计算市场的现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汇集5篇】

时间:
你知道纵观云计算市场的现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在哪里?还用担心去买花盆找不到地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花盆的市场的名字,希望对你帮助!

篇1:比特币矿机概念股有哪些?未来的矿机市场会如何发展?

1、比特币矿机概念股有哪些?从比特币问世之初,比特币矿机在市场当中的地位就已经很明显了。如今十多年时间过去了,比特币矿机也经历了CPU时代、GPU时代及ASIC矿机时代等几个阶段,成为如今的数字货币乃至区块链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细分领域。国内的比特币矿机制造商出现的时间是比较早的,在2010年就开始向市场推出相应的产品了。几年时间过去了,有不少的上市公司都参与到了比特币矿机的产业链之中,成为非常不错的资本市场投资标的。

那么比较好的比特币矿机概念股有哪些呢?在目前国内4000只股票当中,值得推荐的矿机概念股还是非常多的,包括智度股份,是国内比较早的比特币矿场比特大陆的投资商之一,拥有非常好的发展潜力;高升控股,2018年与国内知名的比特币算力设备公司嘉楠耘智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始在比特币挖矿领域进行广泛的合作;通富微电,是国内比较大的比特币矿机芯片封测服务商,与AMD公司有着非常重要的合作。除此之外,海潮信息、景嘉微等都是不错的矿机概念股。

2、未来的矿机市场会如何发展?如今的比特币矿机市场已经发展到了成熟期,不管是整个数字货币挖矿市场的增长情况,还是矿机市场的销售情况都出现了很多的变化,那么未来的矿机市场会如何发展?

通过对市场上比较好的比特币矿机概念股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很多上市公司都在从事云计算、网络优化及技术等方面的服务,从事硬件生产及研发的反而在逐步的下滑。这就是预示一种现象:未来的矿机市场将会进入到饱和期,硬件市场所面临的行业竞争将会逐步加剧。与此同时,矿机的软件及技术优化服务市场会有一个发展期,这一点是比较明显的。

篇2:纵观云计算市场的现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

2016年尚未结束,不少云计算厂商已经开始积极表功。回顾整个2016年,云计算市场更像是一场巨头之间的战场。在此,笔者从云计算的现有格局、全球化策略、未来趋势等维度进行盘点

先是亚马逊在AWS Re:Invent大会上高调表示其云计算业务价值在1000亿美元以上,纳德拉也在微软年度股东大会上以2018年云计算业务营收达到200亿美元誓师。与此同时,阿里云加紧数据中心的全球化布局,腾讯、百度、网易、金山等一众互联网巨头们在云计算领域动作频频。

不同于创业者在直播、VR等领域热闹,虽然国内外云计算领域出现了UCloud、Salesforce等知名创业公司,可回顾整个2016年,云计算市场更像是一场巨头之间的战场。在此,笔者从云计算的现有格局、全球化策略、未来趋势等维度进行盘点。

平台化和场景化,互联网巨头的不同选择

有趣的是,在近一年的布局中,相比于运营商和IT巨头们对基础设施服务的青睐,蜂拥而上的互联网巨头们已然表现出了三种不同的选择

一类是以阿里云为代表主要提供IaaS服务的厂商。

得益于阿里一贯的平台式思维,2016年阿里在云计算领域终于选择平台化作为商业模式。简单来说,阿里云主要提供网络、计算、存储等服务,并以此来吸引PaaS和SaaS类的合作伙伴,同时自身又扮演者“应用超市”的角色,将自家及合作伙伴的PaaS或SaaS服务在其所建立的云计算平台上按需售卖给需要的客户。

另一类是以网易、京东为代表提供场景化云服务的厂商。

对于此类商业模式,各家有着不同的说法,或是解决方案或是垂直化服务,而“场景化”似乎是在2016年比较流行的说法。举个例子来说,京东云选择了电商云、物流云、智能云、金融云等作为主要服务,不难发现针对特定场景的定位。无独有偶,网易云已经上线的网易蜂巢、云信、七鱼、易盾等有着同样的打算。

第三类可以看作是前两类的合二为一,毕竟“通吃”早已是互联网巨头们熟悉的策略。这一类的典型代表就是腾讯和百度。

一方面试图追赶阿里而在数据中心节点上动作频繁,有了这个基础,网络、存储、计算等自然而然的成了核心服务。另一方面,在国内云计算“一超多强”的布局下,腾讯和百度也看到了场景化云服务的商机,尤其是今年下半年发力的百度云,针对娱乐、金融、营销等行业推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平台化还是场景化,多半是互联网厂商在早期进入市场的不同选择,尤其是在阿里云一家独大的情况下,百度、京东、网易、金山等避免与之直接竞争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

可以肯定的是,阿里云等平台式玩家对PaaS和SaaS类合作伙伴的扶持必然会损害到其他互联网巨头的利益。

除此之外,这些互联网公司进军云计算领域的时候,或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大多选择了自建基础设施平台,而随着云计算的逐渐成熟也相继切入基础设施云服务。

比如京东云官网上把弹性计算、网络、数据库等作为主要产品,网易云也借网易蜂巢这一容器云产品,不断丰富数据库、CDN、对象存储等曲线进军基础设施云服务。

这也就印证了一个说法:“未来公有云市场存活下来的不会是几十家,而是几家。”似乎为现有的市场格局作出了一个预判,接下来的5年内,云计算市场的竞争将逐渐升温。

其实站在客户的角度不难理解可能的结局,在云服务普及的情况下,跨平台无疑会增加服务的成本和稳定性。不管是场景化还是平台化,野心驱动下的云计算竞争终将殊途同归,2016年互联网巨头们做出的不同选择只是刚刚开始。

走出去和走进来,中美云计算的竞争与合作

除了国内云计算平台的动作,亚马逊、微软、甲骨文等终于今年正式登陆中国市场。云计算的“走出去”和“走进来”业已成为2016年国内云服务市场的两大标签。

或许用全球化策略来形容这种趋势还为时尚早,国内仅有阿里云、腾讯云等少数几家在大张旗鼓的布局全球化的数据中心,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也只有亚马逊AWS、微软Azure等头部的云计算厂商。即便如此,在中美云计算在2016年的竞争与合作中已经可以看到两大趋势。

其一,云计算的本土化属性。

先从走进来说起。亚马逊AWS入华三年后终于取得“合法身份”,注定是国内云计算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也为云计算贴上了本土化的标签。

同样,微软Azure在2010年就瞄向了中国市场,但直到2012年末,微软同上海市政府、世纪互联签署合作运营协议后才正式在中国落地。也就是说,国外云服务商想进入中国市场,必须要找到有牌照与能力的当地合作伙伴。

同样,在中国云计算厂商进入海外市场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比如说阿里云在不久前相继起用了位于澳大利亚和中东的数据中心节点,依然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并和本土的运营商进行合作。

这也就指出了另一个问题,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云计算厂商们还有面临本土化的竞争,比如阿里云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高达30%以上,同期亚马逊和微软的市场份额却在5%以下,还要面临来自腾讯、百度、华为、网易等厂商的“威逼”。

一则加剧了云计算的竞争形势,另一方面也为网易、京东等云计算领域的新势力留下了足够的成长空间,至少现阶段撇开了活跃在亚马逊、微软等云平台上的潜在竞争者。

其二,中国企业仍是“全球化”的金主。

亚马逊、微软等不遗余力的进入中国市场,可以看出其对中国市场这个大蛋糕的珍视,毕竟无论是中小企业数量还是市场规模,中国市场都已经不可忽视。

从实际动作来看,微软目前在中国市场除了Azure作为基础设施云服务,Office 365俘获了国内的跨国企业、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创业者以及个人用户,且已成为营收的重要来源。这也就不难理解甲骨文和腾讯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与阿里云合作来销售其云服务的原因所在。

对于阿里云、腾讯云等筹谋海外市场的玩家来说,中国企业仍是其早期主要的目标客户。从大环境来看,过半大中型企业开始布局海外战略,这类企业在海外市场同样有着云服务的需求。

相比之下,在支付方式、母语沟通、业务响应、法律法规、成本控制等方面,中国的云服务提供商似乎更受青睐。这是国内云计算平台的优势,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对于中国云计算厂商来说,2016年是全球化起航的“元年”,也给出了警示,不只要进行数据中心建设,品牌营销和合作伙伴是中国厂商更大的短板。

可以肯定,2016年将是云计算全球化竞争的开局之年,且这场竞争绝不仅仅存在于巨头之间。

当亚马逊和微软在中国站稳脚跟之后,类如Salesforce、甲骨文等PaaS或SaaS服务商同样会进入中国市场。同样一旦阿里云、腾讯云等在海外掠夺到一定的市场份额,除了和当地的云服务厂商合作,在国内平台上积累的优秀合作伙伴也将对外输出。

即便是网易、京东、金山等当前将精力聚焦于国内的云厂商也应该居安思危,不仅要在技术和服务上形成无可取代的竞争门槛,还应该在云计算竞争白热化之前的时间窗口内扩展业务范围,并积累足够的忠实用户。

选择和趋势背后,云计算仍有这些不确定因素

2016年注定是中国云计算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对云的认知仍处于雾里看花的阶段,诸如公有云和私有云之争、个人云服务的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挂着云计算的招牌做IDC生意,如此种种。在此之后,国内云计算市场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首先,云计算的“标准”之争。

关于云计算的标准,几乎在云计算出现的同时就在不断争论,不止于技术标准,还有服务标准。遗憾的是,不管是OpenStack、Eucalyptus还是在2016年崭露头角的Docker,来自中国的云厂商所扮演的都是开源技术的使用者。

即便如此,2016年出现的一个典型现象就是可能形成的“新标准”成为云计算领域初入着的重要武器。

以Docker为例,虽然2013年开始在开源社区就已经大火,2016年在国内的发展正式走向高潮。类如网易蜂巢等将容器云作为新一代云计算基础设施,此前对容器并不关注的阿里云也开始向Docker倾斜,Docker技术母公司在今年云栖大会上的亮相也宣布了二者的相关合作。

而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未来颠覆云计算格局的除了资本和规模,还有可能是新的技术和新的标准。

其次,云计算的理念之争。

《冬吴相对论》的吴伯凡对中外云计算有过这样一段描述:“国内企业还是在原有产业和技术框架下理解云计算,没有意识到云计算是一种整体生态和全物种的突变式进化。”

诚然,在国内云计算阵营中,运营商们已经逐渐习惯了“管道”的身份,华为、浪潮、联想等在云计算方面的声音越来越大,可外界最多的印象仍是出售服务器等硬件产品的IT厂商,那些看起来最不安分的互联网巨头们会是“破坏者”吗?

不幸的是,大多数互联网公在云计算的布局上仍停留在产品和业务线的开拓上。

最为著名的可能就是在2016年看似“奋起直追”的百度云,先是改名,随后上线天算、天象、天工、天智四大平台式解决方案,并分别和大数据、多媒体、物联网、人工智能挂钩,可究其根本在云计算方面仍然是将IaaS和SaaS服务的叠加,亮点的技术仍是在其他领域的成功。

也就是说这种看似野心勃勃的布局,核心仍是产品和业务,且已经成为国内云计算市场的普遍现象。当然,我们也看到了阿里云对其“飞天”系统的美誉,或许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国内互联网巨头对云计算的理念才能真正转移到技术和架构的创新上。

最后,云计算的价值在哪。

从Gartner公布的数据来看,2016 年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可望达到 2,086 亿美元,较 2015 年的 1,780 亿美元成长 17.2%,其中IaaS和SaaS分别增长42.8%和21.7%,距离云计算的大范围应用只差临门一脚。

类如吴伯凡先生的焦虑,更多的是在宏观环境上得出的答案,而聚焦到客户甚至开发者的层面,云计算的价值到底在哪里?从 2016年国内加大云计算厂商的动作似乎可以窥之一二。

不管是阿里、腾讯、华为还是网易,无一例外的选择了“扶持计划”,特别是有互联网背景的云计算厂商,客户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创业者、中小企业乃至个人开发者,云计算降低了创业的门槛和支出成本,而各种各样的“扶持计划”看起来也很有诱惑性。

以网易云的“知识体系输出”为例,以线上线下培训的形式,为客户提供研发、运营、产品乃至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培训课程,这种“授之以鱼亦授之以渔”的理念似乎更符合云计算的价值所在。

无论云计算厂商有着什么样的地位,本质上仍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最终解放开发者。可以预见,2017年之后将有更多的云计算厂商聚焦在扶持和培训体系上。

写到最后,2016年对中国云计算来说终究是不平凡的一年,互联网巨头们在策略选择上开始“分道扬镳”,中美云计算厂商正面对抗的硝烟味越来越浓,而云计算平台本身也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希望在这次多维的竞争格局中,有更多的互联网巨头成为云计算领域最终的幸存者。

篇3:区块链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如何?和数字货币关系

现在人人都在谈论区块链,区块链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到底如何?09年区块链被大家关注,如今已有十年历史,你觉得区块链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怎么样?区块链采用的是去中心化的开源代码,可以查询它的一切程序代码。现在我国很重视区块链的发展,有不少企业都在工信部进行区块链发展备案。不过当前如此红火的区块链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如何呢?当前人们投资挣钱的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是什么关系呢?

一、区块链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如何

全球各国都在关注区块链的发展,大家都发现区块链具有诸多特性,所以大力研究这项技术。我国也觉得区块链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前景不错,不但从2014年就开始研究区块链央行数字货币,而且还鼓励各大企业研究区块链技术。今年我国还将区块链专业加入了十所大学,让学生们也加入区块链的学习。未来我国将区块链技术融入金融、农业、交通和医疗等多个领域,试图更大范围的创新运用区块链技术。区块链可以促进经济和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所以前景非常不错。

二、区块链和数字货币是什么关系

尽管现在区块链发展运用的方向很广,不过以前区块链主要创造的是数字货币。09年区块链创造了比特币,14年区块链创造了以太坊和旗下的代币。现在区块链依旧在推动着各种币的发展。你觉得在币圈区块链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如何呢?在币圈区块链还在不断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虚拟币,而且技术上会继续创新,使得各种数字货币更好的发展。另外这些年数字货币不但种类多了,就连投资也多了。随着接受数字货币的人不断增多,区块链也将会被大家更加看重。

区块链技术不同于已经出现的其他技术,它能够将多种特性集中体现,既可以让人人查看数据,又不具备删改功能。而区块链既可以记录用户信息,又可以保护用户的隐私。正因为区块链具有这诸多特性,所以它才能成功创造出数字货币。区块链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前景很好,如果你对数字货币投资有兴趣,想投资赚钱,可以通过OKLink浏览器来学习。OKLink浏览器上面有数字货币的实时价格,也有它的投资详情,包括它的活跃地址、富豪地址和交易总数等等。通过这些数据,用户能找到更好的投资时机。

篇4:中国未来数字货币发展趋势如何?有什么原因?

国内数字货币一直发展的不错,甚至国家都要求要发展数字货币,中国未来数字货币发展趋势如何?有人认为中国未来数字货币发展趋势肯定很好,毕竟如今国内都在开始大力支持,而且虽说没有政策表示支持,但是态度已经能看清楚方向。数字货币不管在哪个国家都能算得上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因为如今数字货币已经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央行发布数字货币也是迟早的事。中国未来数字货币发展趋势如何?都有哪些原因?今天就一起看一下。

一、中国数字货币发展趋势比特币从09年出现,中间经历了沉闷,然后到平淡磕磕绊绊十几年。比特币在17年时为整个市场带来了狂欢,这几年数字货币的发展十分迅速,慢慢的已经趋于平稳。现如今市场中的主流货币有比特币以太坊,还有比特币现金等等,对于未来数字货币市场的发展,多数人抱有不同的观点。

有人认为未来的市场肯定很好,而有些人认为数字货币将没有未来,作为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电子货币,未来是否能够服务于实体经济,很多人都比较关注。如今都在讲究用技术改变生活,投资者也不能盲目的去相信一些新事物,时间会给大家留下答案。

在如今国内的市场中,有很多投资者都是比较担心未来的发展如何,但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如今数字货币可以算是无处不在。所以投资者有理由相信中国未来数字货币发展趋势肯定很好,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算是一个比较具有想象的投资。投资者如果想要关注数字货币的行情和价格可以来到OKLink浏览器,在OKLink浏览器中一般可以查看到所有。

二、有什么原因1、非相关收益数字货币和一些普通资产对比起来,最大的好处便是和一些资产进行相比时,有着很明显的非相关的性质。数字货币对于交易者而言,是一个比较具有价值的功能。

2、投资比较完美中国未来数字货币发展趋势还是比较不错的,但由于这种货币和一些其他资产的相关性比较低,所以对于投资组合方面的部署比较有好处。这种比较低的相关性,当传统货币面临着熊市时,对于这种货币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在此期间数字货币的比例可能就会慢慢增大。一些比较成功的组合可以直接引入数字货币而获得高投资高收入,就比如40%~60%左右的投资组合和全天候的一些基金,就可以获得比较大的收益,而投入的资金比较少。

篇5:未来数字货币发展趋势有哪些?比特币的未来会怎么样?

同市场上的数字货币投资者不一样,很多专家关心的是未来数字货币发展趋势是什么?相信有很多国家的研究机构都在对未来数字货币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讨论,希望通过把握数字货币的未来发展命脉,从而能够在以后的全球竞争或者行业变革当中有一席之地。一些朋友可能会认为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但现实就是如此。那么未来数字货币发展趋势有哪些?比特币的未来会怎么样?

1、未来数字货币发展趋势有哪些?2019年的数字货币市场出现了很多的大事情,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非两个莫属:一是美国科技公司Facebook联合十余家全球科技及金融领域的巨头企业,正式发布了Labour 币白皮书,并就Labour 币的正式发行接受了美国国会的质询;二是中国宣布在国内的四个城市开始进行法定数字货币内测,由此掀开了法定数字货币应用推广的序幕。这两件事情看似与现存的数字货币市场不搭界,但是却代表了未来数字货币发展趋势。

目前全球存在的数字货币种类大约有9600种之多,其中超过九成的数字货币已经进入了市场休眠期,并没有多少投资者去关心这些数字货币产品,因此这部分数字货币的未来只有一条路:被市场所淘汰。于此同时,市场上比较有代表性的那些主流数字货币将有可能越来越活跃,并且会慢慢的被各个国家融入到正常的法律监管范围之内。也就是说,未来的数字货币市场是可以存在的,但是已经不能再像过去一样蛮横无序的发展或存在了。

2、比特币的未来会怎么样?网络上有不少的文章在预测比特币的未来。有的人认为比特币未来将会成为全球贸易支付系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工具,有可能取代美元的霸主地位;有的人则认为比特币会在未来衰落,原因是它存在很多的固有缺陷。

从目前的比特币市场发展情况,结合对未来数字货币发展趋势的分析来看,比特币在未来非常有可能出现两种比较大的变化。第一种就是再度出现一种分叉币,而且该分叉币将会以某一种价值衡量作为锚定物,也就是类似于usdt一样的存在;第二种则是比特币将会变成一种纯粹的证券投资产品,其某些功能如法币兑换可能会被控制。也就是说价值锚定和管控加强,将会成为比特币未来面临的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