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网>知识百科>小行星群在哪汇编九篇

小行星群在哪汇编九篇

时间:

篇1:小行星你从那里来?

小行星你从那里来?

1994 年,日本天文学家发现了两颗小行星,国际编号为 6741、6742。经日本著名天文学家藤井旭等推荐,又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发布,将 6741 号小行星命名为李元星,6742 号小行星命名为卞德培星,以表彰我国这两位科普作家对科学普及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近来常看到小行星这个字眼,读到小行星的消息,谈到小行星的问题。请问青年朋友们,你知道小行星是什么?它从那里来,又到哪里去?我们在星空中能找到它们吗?

大约在二百年以前,人们还不知道有小行星,只是根据大行星排列的规律,好像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还应有一颗行星,但是人们始终没有发现它。 1801 年的新年之夜,第一颗小行星被发现了。虽然它也是绕着太阳运转的,但是比起大行星来,它太小了,比地球的卫星月球还小,所以把它叫做小行星,并且用希腊神话中的 ceres(谷神)给它起了名字,叫它谷神星。往后小行星发现的越来越多,就按照发现的先后次序给它们编号,都有一个专门的名字。

热闹的小行星世界

成千上万的小行星,大多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如同大大小小的一座座山,一块块的巨石,绕着太阳公转。它们无名无姓,它们不声不响,静悄悄的成群的在各自的轨道上运动着。偶然也有出轨的行动,有的被靠近它的大行星吸引,掉到大行星上去;有的互相碰撞,同归于尽。但是这些现象,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因为它们太远,太小,人眼是看不见的。

怎样去发现,又怎样给小行星命名呢?

绝大多数的小行星要用天文望远镜对星空拍照才有可能从众多的星点中发现到它们。如果我们从星空照片中发现有一短条微弱的光痕,那可能就是小行星了(有时也可能是微暗的彗星)。这线条就小行星走动的痕迹,用专门的仪器和方法是可以发现它们的。一次观测是不够的,还要多次测定它们的星空座标,然后计算它们的轨道,并且还要至少得到 3 个以上不同年代的国际观测证实,精确计算轨道后,得到国际小行星中心的确认才能给这颗小行星以永久编号。

根据国际规定,小行星的发现者拥有对它的命名权。起初小行星多半是用希腊神话中的神的名字来命名,如 1 号小行星叫“谷神星”、2 号叫“智神星”、3号叫“婚神星”、4 号叫“灶神星”、1862 号叫“太阳神”、2063 号叫“酒神星”等等,后来就广泛应用别的地名、人名命名了。它们当中有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对于政治家和军事家,一般不作为小行星命名的对象。

我国的小行星工作

70  年前,我国的张钰哲当时还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天文学,1928 年他在该校的叶凯士天文台发现了一颗小行星,并且把他命名为“中华(CHINA)星”是中国人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从此在张钰哲的主持下,中国的小行星工作有了相当的发展,这当然是在新中国诞生以后的事。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从 50 年代以来,发现了大量的小行星,并且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的小行星有一百多颗,其中已经用我国人名地名命名的有七十多颗。如北京(2045)、上海(2179)  张衡(1802)、祖冲之(1888),一行(1972)、郭守敬(2012)、沈括(2027)等。用中国现代科学家命名的有王绶(王官)

(3171)、叶叔华(3241)、戴文赛(3405)、周光召

(3462)等。

为了表彰我国天文学家在小行星工作上的贡献,美国天文台把他们发现的小行星 2051 号命名为张钰哲、4760 号命名为张家祥。

从 1995 年以来,北京天文台用现代电子技术开展了 CCD 小行星巡天观测取得很大进展,由陈建生院士领导,由朱进主持的这项工作已发现了近两千颗小行星,以获得有 26 颗国际永久编号的小行星的命名权。第一颗被命名的就是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 100 周年而把 7072 号小行星命名为“京大学星”

研究小行星的意义

小行星在太阳系中已经运行了四十多亿年,由于它们的质量很小,不会像地球那样曾经发生过的沧海桑田的重大变质过程,因此保留了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状态,对于研究太阳系的起源有重大价值。通过对小行星轨道研究,也有助于测定一些天文基本数据和对太阳系演化的研究。未来还可能到某些小行星上发现新的矿藏,或者也可能作为飞往别的行星的中间站。

比较接近地球的小行星,对地球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就像 1994 年彗星撞木星那样,地球也可能被小行星碰撞而发生巨大的灾难。因此密切关注接近地球的小行星而且采取有效的对策,保护地球的安全已成为科学的重大课题。现在全世界已经在联合行动,我国也已成为其中的重要成员。

篇2:小行星仅局限在“小行星带”中运动吗?

“小行星群”中有成千上万的小行星,其中的大多数都是非常小,就像颠簸起伏、质地疏松的丘陵。“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虽然一开始在“小行星带”中运动,但却不能保证它们将永远这样运动下去,由于这些小行星是在环绕太阳运动的,所以它们仍受到其他行星的万有引力的影响,特别是巨大的木星的吸引,一些小行星可以穿过木星的轨道进入太阳系的外层空间,而另一些小行星可以穿过火星的轨道进入太阳系的内层。对于飞到太阳系外层的小行星,我们很难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但那些比火星更靠近太阳的小行星是更容易进行观测和研究的,同时给我们带来危险的可能性也变大了。

1898 年,德国天文学家古斯塔维奇发现了一颗并入火星轨道的小行星,并将其命名为“爱神星”(人们给小行星命名时通常起一些温柔的名字,但对于那些有特殊运行轨道的小行星则起一些较有阳刚之气的名字)。

当爱神星和地球按照正常的轨道运行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仅为 2250 万公里,几乎是最靠近地球的行星——金星到地球距离的一半。因此,爱神星是除了月球以外最靠近地球的星体了。1913 年,它移到了距地球 2600 万公里的地方。

这个距离对地球来说是绝对安全的。爱神星以前的运动轨道是极不规则的,它很可能会与地球发生碰撞,所以它改变轨迹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利的。爱神星的平均直径为 16 公里,它与地球的碰撞对地球本身来说并不会有太多的影响,但对地球上的生物来说这将是一场大灾难。

但问题是爱神星并不是唯一可能撞入地球的小行星。自从 1898 年以来,人类发现了大量比爱神星更靠近地球的小行星(大多数直径仅为 1 或 2 公里)以来,如今我们至少已经发现了 1/5 的在地球周围的小行星,并且每年都有新发现。

本书前面介绍过的陨星就是由于偏离轨道而坠入地球的小行星。它们并没有多大的破坏力,但迟早会有更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实际上,正如我们所担心的那样,平均每 1 亿年就会发生一次毁灭性的撞击。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自从地球上有生命以来应该已经发生了 30 次这样的碰撞。其中,从大陆和海洋开始有复杂的生物存在后,应该已经发生了五六次大碰撞。这些碰撞是否在地球上留下了痕迹呢?

大约在 6500 万年前,地球发生了重大变故,导致了恐龙和其他动植物都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了。直到 1980 年都没人能确定那个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人们进行了大量的假设推测,但都不能让人信服。1980 年美国科学家沃特·奥瓦瑞兹对已经有 6500 万年历史的岩石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他发现目前这一地层的稀有金属——铱的含量是或早于或晚于这一地层形成的地层中铱的含量的 25 倍。这说明恰巧当恐龙从地球上消失时,某种物质使金属铱渗入到了岩石中。实际上不仅仅限于奥瓦瑞兹进行分析的那一地区,世界各地在那个年代形成的地层中稀有金属铱的含量都是相似的。

那时的地球到底发生了什么?奥瓦瑞兹认为:陨星中铱的含量通常比地壳中的含量要高得多(实际上大多数铱存在于含有铁矿的岩芯中),所以看来 6500 万年前地球发生了特别巨大的碰撞,随之产生的大量的热把流星和地壳汽化。大量的尘埃被抛入到大气层中,由于太阳光长期照射不到地球,地球温度降低至冬季的温度。长期寒冷的恶劣气候使许多生命种类从地球上灭绝了。而且这次碰撞还引起了火山爆发、地震、洪水泛滥、大面积的森林火灾等等一系列的灾难。大多数生物特别是大型动物从此从地球上消失了,但仍有极少一部分生命种类幸存下来,继续繁衍生息。

有迹象表明,在地球发展的历史上会周期性地发生这些现象,每到这时都有大量的生命灭绝。这可能是生物演变发展的重要环节,因为它给了新生物种发展、繁衍、扩大的机会。例如,哺乳类动物在最后一次“大灾难”以前几千万年就已经存在了,但它们都无法与庞大的恐龙相竞争,而变得无足轻重。只有在那次流星与地球相撞以后,恐龙从地球上消失了,小型哺乳类动物才得以有机会经历了演变并发展形成了如今地球上存在的许多高级物种——包括我们人类。

如果未来有另一次大规模的碰撞,而人类还没有能力避免这次灭顶之灾,那么所有的人类都会因此而丧生,并从地球上绝迹。也许其他更高级的生物将在地球上写出一部新的篇章。迄今为止,至少还没有足以把地球彻底毁灭的陨星与地球发生碰撞,但我们不能断定这种可怕的灾难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它是有可能发生的。

篇3:小行星

小行星

太阳系除了九大行星外,还有许多。小行星与大行星一样,都围绕转。在已知的 66 颗卫星中,有十的直径在 1000 千米以上,最大过了 5000 千米。而已经编号的 4000 多颗小行星中,只有 1 颗的直径过 1000 千米,它就是最先被发第 1 号小行星——谷神星。据统,直径在 200 千米以上的小行星,大 致不超过 30 颗;直径大于 100 千米的 不超过 200 颗。小行星中也以谷神星的 质量最大,为 117 亿亿吨,还不到地球的 1/5000。另两颗质量较大的小第 2 号小行星——智神星,第 4 星——灶神星。它们的质量分别 为 26 亿亿吨和 24 亿亿吨。

篇4:小行星2004FH又创纪录飞近地球

小行星 2004 FH 又创纪录飞近地球

美国宇航局一组专家发现一颗小行星将在周五(3.19)创纪录接近地球,这一消息是美国宇航局新闻处宣布的。

小行星编号为 2004 FH,其直径约为 30 米,在周五莫斯科时间 3 点零 8 分它将从离开地球仅 4.3 万千米的地方飞过。应该指出,每隔 2 年就会有像这样大小的天体接近地球,但是通常它们不会成为地球的卫星。关于小行星 2004 FH由于它十分接近我们的地球而著名。

这颗最接近地球的小行星将在南大西洋上空飞过,届时它将十分明亮,欧洲与亚洲的居民将有幸清楚地看到它。

篇5:70年后小行星将接近地球

70年后小行星将接近地球

据科学家测算,一颗编号为2000SG344的小行星可能将在2071年接近地球,美国宇航局的专家唐纳德·耶蒙斯说,该小行星是第一颗“与地球碰撞危险度”超过0的小行星。目前,科学家们将小行星与地球碰撞的危险度从0到10分为11级,0是最低的等级。

2002年2月,美国宇航局宣布,将在华盛顿成立一个特殊研究实验室,任务是专门研究如何利用科学方法解除近地彗星或小行星的撞击威胁,该实验室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设备和最优秀的天文学家,将于今年9月起开始使用。

据悉,小行星是太阳系家族中的成员,它们比行星的卫星还小,一般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间的小行星带上。特点是体积小、质量小,最大的小行星直径不超过1000公里,最小的直径才几十米。小行星中有一个特殊的族群,即近地小行星,它们的轨道有的甚至进入到地球轨道内。

篇6:发现海王星外最大小行星

发现海王星外最大小行星

在小行星 MPEC 2004-D09 电子公告中通报了关于发现一颗编号为 2004 DW 亮度为 19.2 星等的海王星外小行星。对这颗小行星轨道的初步计算表明,它离开我们地球 45.7 天文单位(68 亿千米)--比海王星离开地球的距离远 1.5 倍。如果情况属实,则它的绝对星等值为 2.5,比绝对星等值为 2.6 的克瓦瓦拉小行星明亮 10%。

尽管 2004 DW 小行星的轨道只是在总共 10 次观测(2 月 17 日至 18 日期间 26 个小时)基础上算出的,但是 2004 DW已经被列入国际天文联合会官方网页的海王星外天体目录之中。

目前观测数据太少,还不能准确测定它的轨道参数,如偏心率、周期等。据小行星中心布拉伊·马尔斯丹博士估计,2004 DW 小行星的轨道半径为 46.7 天文单位,而围绕太阳运转的周期为 319 年(作为比较,克瓦瓦拉小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周期为 286 年),要说明它的大小还为时过早,但估计会在 900-1300 千米范围。2004 DW 小行星是在寻找近地小行星计划过程中发现的,2 月 17 日它被帕鲁马尔斯天文台一架口径为 1.2 米望远镜发现,当天夜晚它的发现又被西班牙南部卡拉尔-阿尔托一架口径为 1.5 米望远镜和美国加利福尼亚一架口径为 0.6 米反射式望远镜证实。

篇7:最年轻的小行星家族

最年轻的小行星家族

所有家族中都有顽固不化的“石呆子”,然而在我们太阳系中,一个新近发现的“家族”从出现之日起就像石头那么硬邦邦的:这个“家族”由几十颗小行星组成,是其母体在不到 600 万年前受到撞击,发生爆炸而产生的。行星学家希望这些迄今最年轻的石头“兄弟”能够揭示出新的细节,说明撞击产生小行星的过程。

大多数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地带。木星引力干扰了小行星的轨道,造成偶然性的撞击。一次严重撞击能够摧毁小行星,它们的残骸缓慢漂移,形成彼此分离但具有相似环日轨道的小行星群。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 20 多个这样的小行星群,其年龄从数千万年到几十亿年不等。但后来的撞击受到宇宙辐射的“侵蚀”,轨道不断变化,已经抹掉了大部分的祖先痕迹。

在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美国科罗拉多州伯尔德市西南研究所的行星学家 David Nesvorny 及其同事报告说,新近发现的小行星群的情况与此不同。为了找出 3 个类似的轨道特征棗规模、形状和倾角,研究小组对 6 万多颗小行星进行了分析。该技术确定了 39 颗小行星,它们的轨道远比任何早先的小行星群都更为相似。当科学家追溯它们以往的轨道时,他们吃惊地发现,这些轨道大约在 580 万年前交叉于太空中的一点。计算机模型表明,一颗直径 3 公里的抛射体与一颗直径 25 公里的小行星发生撞击后,产生了这些大小在 2 公里到 19 公里之间的碎片。

Nesvorny 相信,碎片表面及其目前的轨道应当保存了那次强烈撞击的记录。他说:“这是一个关于撞击后情况的原始样本。”

该“家族”根据其中最大的残存小行星而被命名为“Karin 小行星群”。学院公园市马里兰大学的行星学家 Derek Richardson 指出,对于望远镜研究,以及了解更多撞击发生知识的未来太空任务来说,它是一个理想的对象。Richardson 说,由于 600 万年以来几乎没有陨石坑和尘埃使行星表面变得模糊不清,因此太空船能够对两颗母星内部的新鲜岩石进行研究。此项任务还可能揭示出引力是否将这些碎片拴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松散联系的“碎石堆”。

篇8:小行星是怎样命名的

由于我们的肉眼看不到小行星,所有的小行星都是在有了望远镜以后才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是在1801年由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奇发现的。他为了取悦于国王,提出把这颗小行星命名为弗迪南三世,但是遭到了其他天文学家一致的反对。经过一番争论,大家都同意遵照给大行星命名的惯例,仍用希腊、罗马神话中神的名字给小行星命名。这颗小行星叫做赛丽斯,中文译为谷神星。赛丽斯既是罗马神话中的收获女神,又是西西里岛的农业保护神。这就开创了用神的名字命名小行星的先例。

随着观测手段的不断提高,天文学家发现的小行星越来越多,神的名字已“供不应求”,因此天文学家除了用神的名字外,也用国家与城市的名字来为小行星命名,如中华、奥地利、俄罗斯、美利坚、日本、意大利等等,以及北京、南京、上海、巴黎、罗马、东京、莫斯科、芝加哥等等都成为小行星的名称。为了纪念和表彰那些为人类科学事业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也用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小行星,像牛顿、爱因斯坦、伽利略、开普勒等着名的科学家的名字都可在小行星的花名册上找到。这当中,有中国古代的5位科学家:张衡、祖冲之、一行、郭守敬和沈括;还有中国现代的4位天文学家:张钰哲、蔡章献、王绶guǎn、叶叔华。张钰哲小行星的编号是2051,是由美国哈佛天文台于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张钰哲是我国小行星研究的开创者,他于1928年在美国发现1125号小行星,并用“中华”这个名字命名。国际小行星组织为表彰张钰哲的贡献,将2051号小行星命名为张钰哲星。蔡章献小行星的编号是2240,他曾任台北天文台台长,在行星和变星方面有突出成就。王绶guǎn小行星和叶叔华小行星都是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编号分别是3171和3241。

我国天文学家所发现的小行星已经很多,超过了300颗,其中的一些小行星相继采用中国的地名、人名来命名。

篇9:什么是小行星?

18  世纪的科学家们很难接受陨星存在这一事实。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对太阳系的了解仅限于太阳系中的行星和它们的卫星(以及我们将在后面谈到的神秘的彗星),而对太阳系中的小物体却一无所知。

但是,德国天文学家约翰·丹尼尔·台特斯渐渐改变了这种观点。 1766 年,他建立了揭示各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的定律。他给出了下面的数字:4,7,10,16,28,52,100,196,388 等等。假设我们用 10 来代表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则水星到太阳的距离为 3.88,金星到太阳的距离为 7.23,火星到太阳的距离为 15.23,木星到太阳的距离为 52.0,土星到太阳的距离为 95.5。到了 1772 年,另一位更著名的德国天文学家约翰那·伊勒特·鲍德公布了他的数字系列,这些数字相当奇特,人们称之为鲍德定律。

天文学家们注意到鲍德定律中 28 位置上没有发现行星。那里有行星吗?如果有,为什么人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呢?那些位置到地球的距离是火星到地球距离的两倍,而仅为木星到地球距离的 2/5 倍,即使在 28 位置上的行星像火星那么大(火星直径比地球半径大一点),人们也应该能很容易地观察到。如果在 28 位置上确实存在一颗行星且不能被人类观察到,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性:它比火星还要小得多。

德国天文学家汉那瑞奇·W.M.奥博斯在 18 世纪 90 年代开始着手研究天体结构。他用若干个行星把天空划分成几部分,以便能仔细地观察火星和木星之间可能存在的行星轨道。可是在他观察到这类行星之前,意大利天文学家诸塞普·皮茨在 1801 年 1 月 1 日,即 19 世纪的第一天对这类行星有了新发现,他最初并不是特意地观察这类行星的,而是偶然发现有一颗“星星”每天晚上都要改变位置,所以它一定不是一颗普通的星星。从运动的速度来看,它好像是存在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尚未被发现的行星。因为皮茨是西西里人,所以他把这颗行星命名为“谷神星”。在古代西西里岛,继“农业女神”之后人们把这颗星星也奉若“神灵”。

谷神星是一颗直径仅为 1000 公里的小行星,它的直径比月球的半径还要小。

奥博斯在火星和木星之间也发现了这颗行星,并按计划继续探索。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又有三颗以上甚至比“谷神星”还小的星体被发现,它们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这三颗小行星被命名为“智神星”、“灶神星”和“婚神星”。德裔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指出这些新发现的星体太小了,以致于看起来就像天上的星点一样,仅仅是一个个的亮点,甚至通过望远镜也不能看清它们的运动轨迹。后来,他建议总称它们为“小行星”,于是这个名称就这样产生了。

自从皮茨发现了第一颗小行星后,人们已经发现了大量的 “小行星”。如今,我们已经发现的小行星有五千多颗。但可以肯定,还有数千颗其他的小行星存在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谷神星是小行星群中最大的一颗,其体积约占小行星群的 10%。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空间被称为“小行星带”。这一地带不禁会使人联想到太阳系在行星完全形成以前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在那儿会有“小行星带”存在呢?奥博斯第一个提出了它们是由行星爆炸引起的观点。这是一个引人注意的观点,但我们并不知道行星为什么以及怎样发生爆炸的。现代的天文学家认为把“小行星带”的所有物质压缩到一个行星中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木星这颗巨大的行星可能会把“小行星带”中大量的物质吸走,而剩下的部分则很难形成足够大的行星。此外,又是木星的万有引力才会把小行星凝聚在小行星带中。